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正文

淮安市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 一幅美丽幸福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淮安日报2022-09-07 09:31:57

阡陌沟渠纵横,绿树繁花相映,粉墙黛瓦错落……放眼淮安乡村,生态良好、文化浓郁、产业兴旺,一幅美丽幸福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我市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守正笃实,善作善成,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淮安样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截至目前,已完成九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建成3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和52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高屋建瓴

统筹绘就蓝图

“省里专家来田间地头指导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了。”今年初,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迎来特殊“客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专家们每天走村访户,踏遍山野田园,细致了解传统建设、文化遗存等情况,就产业发展、村庄管护与村民交流,并围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思路、群众意愿等提出专业性意见建议。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淮阴区南陈集镇林圩村、涟水县五港镇前营居委会等科学编制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规划,把产业、文化、社区治理融入其中,为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奠定基础。

绘新卷先定蓝图。我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搞“一窝蜂”,而是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对全市农村地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进行摸底,全面了解村落状况。各县(区)、镇(街道)、村(社区)根据本地实际上报专项保护需求。在全面摸底、县(区)上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市级层面制定方案,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笃行致远。

因地制宜

多点激发活力

淮安区博里镇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当地农民就有在家写诗作画的爱好。如今,博里村从事农民画创作的农民有近百人,耕时劳作,闲时作画,以卖促画,以卖养画,形成良好传统。

随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进,博里村构建以农民画为核心的发展框架,建设博里书画院,每周邀请专家前来,给村民指导授课,提升绘画技巧。同时,积极对接文化企业,将农民画加工成刺绣、瓷器等手工艺品,增加附加值。村民雍成柱靠卖画,每年增收近9000元。

针对各地乡村资源不同禀赋,淮安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突出因地制宜、按村施策,确定不同的建设方向。如,淮安区漕运镇小李庄村素有“民歌之乡、掼蛋之源”美称,境内南闸民歌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该村新建掼蛋体验馆和南闸民歌大舞台,发展农旅项目,将传统乡土遗存发扬光大;涟水县高沟镇大胡村背靠“酒乡”金字招牌,利用村内富含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的地下水,发展酿酒产业,将诗意田园酒香传播八方;金湖县金南镇福寿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一村一味道,彰显美丽乡村的个性与特色。

共建共享

广泛营造氛围

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车桥战役的芦家滩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卢滩村新建了芦家滩阻击战遗址公园、芦家滩阻击战纪念馆和乡村振兴知行馆等,铺设了以烈士命名的“春萱大道”,反映芦家滩人民抗战历史的芦家滩革命事迹《群英谱》也已印刷成册。红色资源产生绿色效益。近年来,卢滩村接待来访游客一拨接一拨,不仅打响了乡村知名度,还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正谋划展馆周边的环境整治以及农家乐园建设,让游客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该村党总支书记于永云说。

淮安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注重氛围营造,通过多层次的现场发动和群众参与,不断吸引民间力量支持和投身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如将车桥镇、刘老庄镇特色田园乡村项目串点成线,推出特色田园乡村旅游线路,让广大市民实地感受田园美景、品尝乡间美食;举办特色田园乡村摄影比赛,不断增强影响力;持续结合各类党建活动,组织乡贤、群众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一系列举措,让市民看见乡村建设成果,让村民乐享乡村振兴红利,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王 舒)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