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中国财经报2021-07-06 15:02:24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来多次就此提出应对措施。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金融系联合举办大金融思想沙龙,有关专家围绕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进行了研讨。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上涨行情,今年以来又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这一轮上涨是全面的,部分农产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能源化工四类产品涨幅都非常惊人;二是这四类产品都出现了多种倒挂情况,即现货与期货倒挂,境外和境内倒挂,甚至出现了国外的现货比国内期货价格还要高的情况;三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进口量比较大的品种出现上涨。

胡俞越认为,流动性充裕、需求预期上涨和供给冲击等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流动性宽松使得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得以充分显现。另一方面,从基本面和全球产业链角度来看,由于发达国家和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属于需求方,中低收入国家及澳大利亚等国多数处于产业链上游,属于供给方,目前部分新兴经济体疫情恶化和新冠疫苗接种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而会导致经济重启出现落差,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供求两端的错配,从而直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此轮全球大宗商品上涨成因复杂,兼具2009—2011年以及2016—2018年两次上涨的特点,前者是金融危机后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后的流动性宽裕和需求恢复推动的,后者一定程度上与国内供给侧改革导致供给收缩有关。”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所长汤珂认为,供给、需求、金融三大因素决定了大宗商品的价格。除了供需因素外,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金融投机因素,虽然这一因素目前还没有带来显著影响,但未来如何发展尚不确定,因此要提前预防。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今后的走势,胡俞越认为,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经过调整后,上涨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具体看,大宗商品走势可能出现分化情况,其中,钢铁、煤炭等碳达峰及环保限产行业走势较强,有需求但供给收缩的品种预计仍将持续上涨但涨势将放缓,有需求而且供给恢复较好、产能持续扩张的品种价格将逐步回落或持续震荡。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会对CPI形成传导,胡俞越表示,不用过于担心此轮大宗商品上涨传导到下游,原因之一就是猪肉价格的下跌令CPI在低位徘徊。但在汤珂看来,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长期得不到解决,上游企业不可能不断地承受这样的价格压力,这时就会带来大宗商品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

汤珂认为,面对大宗商品带来的输入型通胀风险,在不动用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应对策略应当精准发力、对症下药,通过政策组合来化解大宗商品带来的输入型通胀风险。除了要对上游企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企业也要学会避险,利用衍生品如期货等规避价格大幅变化的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应用金融系副主任、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郭彪建议,加强衍生品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建设,大力发展基差交易,如大连商品交易所已推出基差交易平台,培育和鼓励更多实体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增加供给弹性,为避免下游企业利润降低出现大面积亏损,可考虑通过退税、税费减免等措施帮助其恢复生产和供给;此外,交易所密切关注近期主力合约到期前市场走势,若供需仍失衡可提高保证金,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逼仓情形。

(记者 张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