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正文

南京医用耗材治理改革持续推进 百姓看病负担也在减轻

来源:南京日报2021-09-26 10:02:29

正在医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陈先生,感受到了医用耗材降价的实惠。这次手术,陈先生放了3个冠状动脉血管支架,其中一个为美敦力支架,国家医保集采前价格是19250元,医保集采后降价到648元,降幅达到96.6%,另两个为上海微创支架,从9340元降价到590元,降幅达到93.7%。陈先生的手术,光是在支架耗材一项上就节省了36102元,其中,医保基金节约了2万多元,个人少花了1.5万元。

随着南京医用耗材(药品)治理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小到几元钱的留置针、输液管,大到上万元的心脏起搏器和支架等医用耗材,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常用药、慢性病用药,到抗肿瘤和罕见病的重大疾病药品,都大幅降低了采购价格。这两年,南京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看病负担在减轻。

作为全国、全省医用耗材(药品)治理改革的“先行军”,我市强化组织推进机制,成立由14个部门组成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市医保局全力推进医用耗材、药品治理改革,在价格谈判、阳光监管平台建设运行方面始终走在最前列。近期,《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第144期)专题刊发《南京市推进医用耗材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肯定南京改革经验。

采购耗材和药品累计节约约36亿元

为推进医用耗材(药品)治理改革,增加集中招采的市场容量和竞争规格,早在2019年,市医保局就组织医疗机构成立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盟,并和淮安、泰州组建城市联盟,通过招采合一、量价挂钩,采取医保预付货款、医院确保使用、全流程监管等综合手段,进一步挤压医用耗材和药品虚高价格水分。

两年多来,我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集中采购结果,组织开展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探索出高值耗材单个产品谈判、普通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单个企业全产品整体谈判和最低价对接谈判4种方式,共涉及253个品规药品、8793个品种耗材。截至2021年8月底,实际节约采购金额约36亿元,谈判次数、成效均居全国前列。

采购价格的降低,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也大大节省了医保基金。基金省下来的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可扩大支付范围,提高基金支付比例等,从而改善参保人的待遇,最终同样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

全流程纳入监管,自动生成异常预警

2019年,市医保局率先在国内建成并上线运行医用耗材(药品)阳光监管平台。平台聚焦“减负”和“反腐”两个目标,具有监控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使用、配送企业供应保障、医保基金合理使用、集中结算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五大功能,对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配送、结算、使用、支付”六个环节全流程监管,达到降低医用耗材价格,净化行业生态的效果。

阳光监管平台对医院、医生、生产供应企业三类重点监管对象研究制定91条监控规则,全天候监测异常数据;设置“五率”执行情况监测通报机制,建立供应服务企业协议管理机制,规范企业行为,保障医疗机构临床使用需求,实现三方共赢。医院方面,收到的产品、接受的配送服务更加规范;企业解决了回款慢问题,有更多的动力开发新医药产品,满足患者看病需求;对百姓来说,则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构建“医保高铁”,凝聚“三医”合力

今年7月,在阳光监管平台运行两周年之际,市医保局遵循共建共享共治理念,依托“我的南京”APP,开发上线阳光监管平台2.0版本——手机“医保高铁”,实现“纵向对标、横向可比”,为大医保领域的院长、医生、药企经理、医保工作人员提供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净化、自我监督的新抓手,为“三医联动”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医保高铁”累计开通近2.5万人,使用近6万人次,三级医疗机构开通率100%。记者从省中医院了解到,目前该院所有的医生都已经上线“医保高铁”,为医院提供优化诊疗路径、提高管理效益的精准可视化管理服务。(蒋晓春)

关键词: 持续 推进 改革 服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