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消费 > 正文

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增长 信贷结构优化

来源:金融时报2021-05-12 10:56:5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深化金融让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通知》要求,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

作为深化金融让利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实施主体,银行业如何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备受各方关注。

进一步推动综合融资成本降低

融资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合力作用下,我国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已明显下降。

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优化,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20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较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从各家银行了解到的数据,也反映出这一成效。

以工商银行为例,去年工行通过加大利率优惠、加快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向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转换、增加债券投资,降低客户融资成本。2020年,工行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利率为4.46%,比上年下降了47个基点,其中,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4.13%,比上半年下降了39个基点;新投资债券利率较上年下降了19个基点。

“2021年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主要源于两个渠道,一是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以存款改革促贷款改革;二是适当降低贷款手续费,提升贷款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降低利率有三条路径:一是人民银行加大再贷款再贴现力度,向银行提供低成本融资,并要求银行以较低利率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提供定向信贷支持;二是在银行以正常利率向特定领域提供贷款的过程中,财政给予贴息;三是要求各类贷款收费不反弹,并挖掘相关环节和其他渠道成本下调潜力,进而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切实增加信用贷款产品供给

受去年疫情影响,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今年小微企业“减负”需求尤为迫切。为此《通知》要求,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业内人士分析称,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主要目的是解决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和担保的难题。

近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并提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大型银行要将“首贷户”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

“针对中小微企业领域,银行业应切实增加信用贷款产品供给、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增加首贷户等,增加中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的便利性,或者是能充分利用自身资产获得贷款;此外,应通过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发展线上贷款业务,让中小微企业能够通过线上渠道做到贷款随借随还,降低资金占用的利息支出。”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流通、财税等数据积累不足等特点,积极创新小微企业专属首贷产品,提升信用贷款占比。

据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为精准服务初创阶段的小微企业创新推出“首户e贷”纯信用贷款产品。自年初试点推广以来,已支持近200户“首贷”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200万元。

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值得关注的是,贷款利率成本只是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一部分,不规范的信贷融资收费也是增加企业负担的一大因素。

《金融时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信贷、助贷、增信等环节,金融机构的不合理收费行为仍然存在。以信贷环节为例,有些银行要求企业必须在该行预存一定金额的存款,才能够发放贷款;或者要求企业获得贷款后,将一定数额的贷款转为在该行的存款;更有个别银行对已划拨但企业暂未使用的信贷资金收取资金管理费。

“此次《通知》提出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体现了政府在引导企业利息成本下降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引导企业融资费用下降,达到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效果。”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认为。

多位专家强调,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避免不合理的收费行为,严格执行贷存挂钩、强制捆绑搭售等禁止性规定,不得以断贷为由提高贷款利率,确保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以合理成本获得贷款,助力企业降成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