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正文

如何推动煤炭消费下降?严控煤电和散煤治理是关键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7-08 15:03:45

“从目前掌握的初步数据分析,碳排放已达峰的省、直辖市有8个(北京、黑龙江、河南、湖北、吉林、青海、上海、四川);预计11个省、直辖市将于“十四五”中期达峰(浙江、湖南、陕西、贵州、甘肃、广西、福建、云南、天津、重庆、海南);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碳排放将于2025年左右达峰;另外还有8个省、自治区的碳排放将于“十五五”时期达峰(河北、内蒙、山西、新疆、安徽、辽宁、江西、宁夏)。”近日,在“‘十四五’能源规划的若干建议”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指出,地方若积极行动,碳排放达峰会比预期计划提前。

如何行动?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绿色创新发展中心(iGDP)共同主办的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推动煤炭消费下降是促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重要方向。

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怎么控?

“十四五”力争能源强度比“十三五”下降15%

“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进入平台期,非化石能源增量消费加速,促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放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期和窗口期。

把握“十四五”这一关键时期,与会专家建议我国的能源政策要加强对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约束。

“首先要建立环境生态和水资源红线、强约束性的节能与减排目标。”杨富强指出。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部副主任冯相昭介绍说,根据有关研究机构对电力、钢铁、水泥、玻璃、焦炭等高耗能行业的结构减排的测算发现,2013年-2017年期间通过淘汰或者压减产能,实现了7.37亿吨二氧化碳协同减排,相当于第四大经济体德国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指出,“十四五”期间应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5亿吨标煤以内,力争能源强度比“十三五”下降15%,碳排放强度下降20%。

“若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控制在103亿吨以内。”陈怡说。

如何推动煤炭消费下降?

严控煤电和散煤治理是关键

针对“十四五”能源规划,会议指出,应抑制煤炭消费反弹,推动煤炭消费下降。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认为应将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20年56.8%下降至2025年的48%。这其中,严控煤电项目和散煤治理是关键。

“目前,生态环境面临很大压力是因为国家一次能源结构对煤炭依赖过重。”冯相昭指出,“整体来讲,目前我国面临的结构性污染压力仍处在高位状态,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及周边区域。”

与会专家们建议,“十四五”时期继续削减散煤2.5亿吨。

在工业部门,与会专家建议,依次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开展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和产量过快增长。实施工业部门和能源生产部门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效率,降低排放。推动水泥行业在生产配料和工艺流程环节持续改进,减少水泥行业工艺过程中自身的碳排放;严控煤化工行业的冲动发展。

此外,还要控制石油消费。“必须高度重视石油消费带来的排放增长,推动石油消费领域的增长达峰。”陈怡强调。

杨富强建议,在交通部门,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将政府原定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上占比20%的目标提升至27%;在化工部门提效增质,从消费和生产两端入手促进塑料的减量与替代;制定柴油发动机设备油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会议还建议,将天然气消费总量和占比分别从2020年的约3300亿立方米和8.5%提升至2025年的4800亿立方米和11.5%。大力部署风光发电,积极开发地热资源,补足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的短板,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20年的15.8%提升至2025年的21.5%。

地方怎么做?

分解任务,提高决策者认识水平

“将关键能源规划指标和任务分解到地方一级。”杨富强认为,“地方若积极行动,碳排放达峰会比预期计划提前。”他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条件是加强能力建设,尤其是决策者和企业领导认识水平的提高。

“根据2019年我们针对北方地区15个省份清洁供暖规划的中期评估研究成果,2016年-2018年,通过清洁供暖的大力推进,除了常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PM2.5减少之外,二氧化碳协同减排效果比较明显,实现了将近1亿吨二氧化碳协同减排量。”冯相昭表示,从区域环境治理角度来讲,迫切希望有更有力的手段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为保障双碳目标实现,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国应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能源、气候、环境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促进多维政策体系的高度促进和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增加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资金支持,以应对“双碳”目标对我国公共治理、能源体制以及能源管理提出的挑战;制定金融、投资和财税激励政策,将化石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降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溢价;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上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文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