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又到品书香话阅读的时候。“触屏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更是一个知识光速传递又急剧更迭的社会。手指轻触,大千世界便顷刻呈现,无微不至又无远弗届,这样的生活我们已习以为常。传承了人类数千年文明的纸质书籍,面临着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疑问:纸质书,还留得住读者吗?深阅读,是否还有足够吸引力?
答案是肯定的,2023南国书香节阳江分会场暨阳江书展的火爆人气,无疑是书香迷人魅力的最好证明。“奋进新征程 粤读再出发”,诚如本届书香节主题所揭示的那样,在全国上下齐奋进的新时代,阅读带给我们的依然是心灵的喜悦和舒适。古老的口耳相传早已远去,信息如今触手可及,倘若因此就拒绝书籍、放弃阅读,未免过于傲慢和无知。毋庸赘言的是,电子阅读的快捷、廉价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门槛,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获得者和受益者,这是技术跃迁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然而“浏览”不能等同于“阅读”,“知道”更不代表“知识”,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永无可能取代系统、有层次的深阅读。
面对海量信息,如果缺乏分辨力和独立思考力,“手机党”往往会无所适从。整天盯着手机,很容易给人以“无所不知”的错觉,但纯粹的单向接收信息却往往不足以予人启迪,阅读书籍得来的智慧,唯有经过选择、思考和沉淀才有拨云见日的通透。或许,这正是“触屏时代”依然离不开纸质书、需要深阅读的最好理由。提倡深阅读的同时,更要多读经典、多看名著。经典文化正是知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基石,脱离了经典文化,我们将是文化无根的人。信息时代,不应忽略经典著作和深阅读,多留些时间静下心来手捧书本、重拾书香,相信能感受更多阅读的美妙。其实,碎片化阅读和深阅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以经典阅读为基础,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再以相关碎片化阅读作为信息延伸或导引,进一步发掘经典文本,提高对作品本身的阅读质量。提倡深阅读并非就要否定碎片化阅读,与其说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关系,倒不如将他们当成有益的互补。
让人欣慰的是,书香节活动现场“Z世代”读者随处可见,他们是对着各种屏幕长大的一代,却并未对纸质书丧失兴趣。年长者大可不必对年轻人的阅读量忧虑:一个爱阅读的人、一个对未知充满渴求的人,无论是轻点屏幕的快捷,还是手捧书本的细品,带给他的享受都是等值的。1.2万平方米展览区域,阳江各大书店图书展销区、非遗文化区、南海Ⅰ号展区、民间文化力量区、书画展区……不同的展销区域呈现出阳江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文化气息浸润到每个读者的DNA里,充分满足各个年龄层的不同阅读需求。诚然,我们倡导纸质阅读的形式和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最大程度地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这一文化盛事当中。本届书香节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艺术特色,组织40余场精彩活动进一步深化文化与艺术融合发展,调动各年龄段人群的阅读兴趣等,正是这种让传统阅读插上技术之翼的有益尝试。带动“全民阅读”,让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或许正是南国书香节最大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文化惠民”的最好注脚。
南国书香节又至,爱书之人倾城而出。在这个充满书香韵味的日子里,留点空闲来拥抱书本,去感受知识之魅和阅读之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