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益 > 正文

昔日渔民如今成为护渔人

来源:南京日报2021-10-14 09:23:23

10月10日早上6点,江宁区江宁街道星辉社区村民余金发穿着志愿者红马甲、戴着红袖章,目光炯炯地在绿意盎然的江堤巡查。他一边观察江边有无偷倒垃圾、违法捕捞现象,一边顺手捡起河边的塑料瓶、垃圾袋。

余金发的祖父、父亲均以打鱼为生,他也在河边靠水吃水,打渔40多年了。余金发16岁到江宁铜井公社鱼苗厂上班,成为一名“打鱼人”。后又到江宁航运公司上班,依旧是出船打鱼。33岁时,老余凑钱买了第一艘机动捕捞船,办了证,成为个体捕捞户。

“到江上撒上一网,多少有些收入,多的时候百十元、少的时候十几元。”一辈子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瘦瘦高高的老余告诉记者,在长江打渔,一年收入约10万元。

2017年,老余在渔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上听说,长江将在每年3个月的春季禁渔基础上实行全面禁渔。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正值壮年的小儿子余国庆——他也是一名长江个体捕捞户。

全面禁渔比预想中来得快。2019年,我市加快长江南京段渔船建档立卡,对渔业捕捞权、渔船、渔具等专用生产设备进行回购,并积极引导退捕渔民转岗就业创业。同年10月底,包括余家父子在内的江宁51户个体捕捞户、1家捕捞生产单位及262条渔船全部退捕转产上岸。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江宁段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当年,余金发的6条渔船、渔具被政府以45万元回购,捕捞证被收回,转产上岸。上岸后,老余父子筹借100万元购置了一条载重1000吨的运输船,让余国庆跑运输谋生。但余国庆不太适应这份工作,几个月后转卖了货船。社区、街道和区人社部门获悉后,先后为他介绍了两份工作,最终他当起了城管协管员,负责铜井菜场周边环境与卫生。老余和老伴每月有1000元的农保养老金,一家人生活安稳了下来。

没有了后顾之忧,老余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街道组建的“长江守望者联盟”。该联盟是江宁街道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长江大保护战略发起的公益项目。联盟下设巡江、清江等6个支队,开展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为长江禁渔、禁捕提供助力。600多名志愿者每天上午6点至下午6点,常态化、动态化巡查19.08公里长江江宁段全线,到目前已累计巡江1万多公里。2020年,该项目获评江苏志交会金奖项目。

老余是巡江支队的一员,他所在的星辉社区小分队8名志愿者负责辖区4.5公里长江岸线的日常巡查管护及汛期值守。“新官上任”的老余巡查时一丝不苟,偶尔碰到架起鱼竿准备垂钓的村民,立即上前劝阻:“这里禁止钓鱼,如今长江全面禁渔了。”不理解的村民反问老余:“你以前不也在江上打鱼么?”老余趁机现身说法:“我16岁打鱼,一网下去能捕捞到2000斤刀鱼。30多岁时,一网能有100斤。可到了2019年,一网只有三五斤,有时一条都打不到。就是因为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所以才要禁渔!”听完这番话,对方往往自觉收起鱼竿。

投身志愿服务两年多来,老余体验到了比打渔更多、更大的成就感。走在水清岸绿的江堤上,老余时常能看到以前不常见的白鹭、水鸭子甚至江豚等水生生物。“前几天看新闻,长江南京段每年有四五头小江豚出生,江豚数量从5年前的20多头增加到了目前的50多头。”说起这里,老余的脸上写满了开心。(王怀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