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正文

保定满城区坨南乡大力发展林果产业 经济效益实现增值翻番

来源:河北经济网2022-04-19 10:17:22

芳菲四月,满城区坨南乡杏花、桃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花香袭人。春风吹拂,落英缤纷,到处散发着浪漫的气息,成为春日里一道风景线。

坐落于保定西部太行山区的坨南乡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发展林果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近年来,坨南乡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富民强乡,并依托林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让经济效益实现增值翻番,也提升了农民致富的精气神,实现绿富同兴。

林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坨南乡由原岭西、北台鱼、坎下三个乡合并而成,下辖17个行政村,是典型的浅山区乡镇。由于地处山区,且多为山坡地,受道路、灌溉等因素限制,以前当地百姓主要种植玉米、红薯等山地农作物,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价值都很低,百姓生活始终徘徊在“温饱”线附近。20世纪90年代,坨南乡党委、政府决定发展林果产业富民强乡。

面对山区耕地少的现实,坨南乡农民错开品种种植,延长鲜果上市时间。引进大京红、油桃、大久保、红岗山、绿化九等5个主打品种。自6月中旬至9月上旬,早、中、晚5个品种依次“接力”上市,这样一来,三个月的时间里,鲜桃不断,不但为当地赢得“花果第一乡”美誉,而且最大限度避免了果品积压、果贱伤农的市场风险。

据坨南乡党委副书记郭文静介绍,桃树种植不但直接富裕了果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经营者发家致富。全乡17个行政村,经营农药、肥料和技术服务的就有40余家;全乡建起果品市场30余个,活跃在市场中的100余名经纪人架起了果农和销售商之间的桥梁;运输专业户、纸箱销售加工点、客房餐饮店等也随之发展起来,延长了产业链。

目前,坨南乡共种植果树2.5万余亩,其中桃树栽植1.2万余亩,人均果树113株,年产鲜桃4万余吨,其中一等果占到80%以上,年交易额达亿元。

以花为“媒”打造乡村游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坨南乡,桃树、杏树、柿树漫山遍野,春赏繁花似锦、夏游树荫林廊、秋品百里果香……

走在去往坨南乡的公路上,时不时看见骑行爱好者在花海中享受骑行的乐趣。“每年花开的时候,我都会过来,以前上山是土路,现在有了盘山路,方便多了。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景,身心愉悦。”来自保定市区的骑行爱好者李福为边骑边跟同伴说。

为了方便百姓上山管理果树、采摘运输,坨南乡修建了盘山公路,也让当地成为自驾、骑行的赏花胜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来赏花的游客有所减少。往年,一到三四月份,人们成群结队地来打卡,还有好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正在桃园里给桃花授粉的果农陈卫江说。

近年来,坨南乡以花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自2010年起,先后成功举办9届“坨南桃花节”,每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知名度不断提升。

在坨南乡的花海果林中,还藏着一座民间航空博物馆——八大岭航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民间航空博物馆。这里有露天停机坪、航空实物展室、模拟驾驶室、重走长征路等项目,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此外,坨南乡还借力保定市第二届旅发大会,沿保涞公路建设风景观光大道、骑行驿站、路边花海等小景观。沿路门店牌匾整齐统一,路边果品市场干净整洁,临街房屋立体墙面颜色统一,灰白色调搭配乡村文化墙,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美丽乡村入画来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坨南乡细梳人居环境“妆容”,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郭文静介绍,近年来,该乡不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广场、村史馆等,丰富文化生活。如今,全乡17个行政村均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网,村庄整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网购、扫码支付逐渐在村里流行起来,百姓生活也方便了许多。

“老房子改造了,老院子干净了,街道也整洁了,看着整个村子大变样,打心眼儿里高兴,咱村老百姓都特别满意。”坨南乡岭南村村民葛满兴高兴地说。

岭南村是个小村庄,近年来,许多年轻人进城发展定居,村里很多老房子、老院子闲置起来,不但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安全隐患。坨南乡以岭南村为试点,将闲置老旧房屋打造成“太行山石屋”景观。该乡投入资金20余万元,将村里40余户老院老屋改造成一间间具有北方山乡韵味的石头小院。

焕然一新的“太行山石屋”既留住了乡愁、美化了村内环境,还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赏,为该乡做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文章,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如今村里环境好了,好多外出打工的老乡们都回老家发展了。”葛满兴自豪地说。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杂草丛生的房前屋后变成“花园”,破旧的民房化身色彩亮丽的乡间小屋,泥土路摇身一变成了雅致的景观小道……一个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呈现眼前,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坨南徐徐展开。(李慧英 王日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