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正文

憋在家这几天的我看清了一个真相,成年人学会“独处”太难了!_当前热文

来源:个人图书馆-宛沐子2023-06-15 11:08:44

第125篇好文


【资料图】

作者|王丹艳

(ID:xyth_13)

从春节期间的疫情爆发到今天,差不多快10天了,也就意味人们已经被“困”在家里已经将近10天了,对于提前放假的小伙伴们,可能已经不止10天了。

大部分的小伙伴都被憋坏了,更有网友被憋“疯”了...

有人在家玩舞狮

有人在家玩爬虫

有人在家玩套圈

有人在自家鱼缸钓鱼

有人在家数葡萄干、瓜子仁

有人和对面邻居喊话吵架

有人线上云聚会云喝酒

...

在这个连开跑车都要超速的时代,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慢下来、闲下来。

生活在互联网信息发达、信息传递足够快的时代,就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思考着如何跑得更快的我们。

忽然被突如其来的肺炎病毒将我们的步伐减了速,让多少人不习惯,更是不知所措。

连喝个小酒,都要使用到云。

01

你都干了啥?

因为,真正的真相是,不是这个世界跑太快,而是我们不安的灵魂“静”不下来,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还没学会和自己“独处”。

03

成年人,学会和自己“独处”真的很难吗?

我记得刘若英在她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管你是享受独处,还是被迫独处,都不能失去拥抱独处的能力!因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语极其重要,毕竟,由他人拼凑起来的不会是同一个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都说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

工作中,干死了996还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和客户推杯盏饮到胃出血还签不下订单,设计稿修改了800遍一句话就要用初稿...

生活中,涨薪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一个月的杯水车薪还不足够还房贷和车贷,孩子一年的各种费用比自己的年薪还高...

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

有些人有时也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

但总是挡不住喧嚣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

长此以往,只会使自己陷入到精神和物质的“双低谷循环”中。

人们的焦躁,让自己一直处于焦虑中,我们时刻想着如何融入这个时代,时刻想着跑着快一点,想着各种办法去提升各种能力,升职加薪。

但却唯独忘记了一种能力,就是和自己“独处”的能力。

即便是短暂的几天,很多人也开始骚动,关不住自己躁动的灵魂,开始焦虑、慌张,开始想念群居生活,想念上班的被“虐”的日子...

成年人,可不可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一下,学会和自己“独处”真的很难吗?

即便是脱离了群体,我们一样能活得舒服和精彩,依然能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和开心的方式享受着这份“孤独”。

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

他说:“另一个自我。”

学会与自己独处,其实就是找到我们另一个自己。

学会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享受一段静谧的时光,充盈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精神饱满的人。

学会与自己独处,不是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的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潜中享受这份沉静。

无论想要做到什么,我们都应该先学会和自己独处。

阅读写作、独自旅行、放空打坐、甚至和动物做朋友等等,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这个社会发展太快,甚至我们跑着都跟不上了。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自己还要学会的一项能力,就是“独处”的能力。

“我始终相信自己,无论身处何处状态,我都可以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缓慢地回到身心的独处状态。毕竟这是我一直引以为傲的"生存技能’。”

或许,我们还会被“困”在家中一周、两周甚至更久,但我们都不要忘记了学会如何与自己“独处”。

因为,正处孤独中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 end -

作者:王丹艳

配图:侵 删

人们常说

职业这条路一个人走

会走得很辛苦

你需要找到你的导师或教练

帮助你一起走

才能走得更加地容易

如果你有任何职场困惑

或个人成长问题

可以关注我

查看更多职场或个人成长好文

也可以私信我

让我为你答疑解惑

在职场和成长这条路上

一个人走,很慢

两个人走,很快

作者| 王丹艳

意得职业规划咨询

关注我们,与你

一起寻找生命中的光....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