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教 > 正文

宁波版“假期托管”试点先行 分享交流让“双减”双向奔赴

来源:宁波日报2021-11-08 09:15:37

“双减”常态化托管志愿服务怎么“托”、又该“管”些什么?如何更好地解决看护“难点”、家长“痛点”?不得不说,在新阶段如何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利用课后空余时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

“5+2”课后托管服务、四点半“校内加油站”、“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红领巾主题实践、网络云课堂、“青轻课堂”课后服务计划……“双减”政策落地后,共青团宁波市委根据政策要求,积极探索、全力推进“双减”常态化托管志愿服务工作,希望通过广泛组织发动志愿者积极承担学生课后、节假日等时段托管志愿服务工作,帮助破解“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问题,切实形成志愿服务助力“双减”长效机制。

宁波版“假期托管”试点先行

这个夏天,是“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暑假,如何迎接新变化?宁波版“暑期托管”志愿服务先行先试。团市委指导全市各级团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发动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暑期托管”志愿服务工作。

海曙团区委搭建“班主任课堂+学校特色课+爱心人士送课”课程体系,通过红色教育、主题宣讲、素质拓展的形式,将暑托班举办成实施课外拓展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新阵地。

北仑团区委整合退休教师、校外教育教师、非遗传承人等教学资源,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和研学活动,通过优化公益课程建设、优化红色思政教育、优化暑托公益活动的“三优”服务,精准助力提升暑托班品质。

镇海区暑托班依托青年之家、青少年宫等阵地,建立志愿队伍和校地合作、社区联动的志愿服务矩阵。奉化区暑托班打造50多门特色课程,由各单位青年骨干进行授课,免费为全区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提供暑期托管。

期间,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及媒体记者、学生家长、志愿者代表等组成的市民巡访团还专程走访了海曙区、北仑区两个小学生暑期托管试点工作办学点,考察体验暑期托管志愿服务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参与暑托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有1200余人,开展服务1500余场,服务学生5万余人次,为“双减”志愿服务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分享交流让“双减”双向奔赴

如何发挥传统志愿服务项目优势,搭建并丰富青少年育人体系的课程?“课内+课外”协同互动、“5+2”课后托管服务,是宁波的答案。

10月26日,由宁波市青少年宫主办的“流动少年宫助力双减”——宁波市“红领巾公益课堂”暨“大手拉小手”老科学家校园行活动举行。

活动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原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潘哲教授,他曾任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卫星)地面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潘教授为广大在校青少年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航天遥感改变我们的生活》主题讲座。

不仅如此,他在现场还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500余名少先队员介绍遥感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引来现场阵阵惊叹声和掌声。

可以说,作为宁波最老牌的校外教育阵地,宁波市青少年宫充分发挥红领巾“思政育人”优势,用好阵地、师资力量,精准助力“5+2”课后托管服务,结合当前“双减”工作主旨,积极挖掘榜样力量,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校外公益课程项目,为广大少先队员积极提供送教服务。

下一步,宁波市青少年宫还将探索整合社会各界优势资源,对助力“5+2”公益课后服务活动提质扩面,为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校能享受到课后服务便利,让青少年们真正成为“双减”的小主人,走进幸福的课后生活。

“00后”志愿者丰富“校内加油站”

公益课程需要拓面提效,那么该如何组建多元化课后志愿队伍?已经逐步长成的“00后”志愿者率先挺身担当。

宁波财经学院“00后”红色宣讲团的3名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红色故事;“艺素”志愿服务团队带来“艺术点亮未来”绘画实践课;人文学院秘书专业的顾晓旭带来“有礼走天下”的礼仪课程,在沟通技巧、礼仪规范等方面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

日,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推出各式各样的四点半“校内加油站”课程,这也是海曙团区委、海曙区志愿者协会推出的“‘双减’育人·曙光护航”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之一。

“针对中小学校常规课程结束后存在的学生‘管理真空’问题,我们充分利用辖区高校等优质资源,开设四点半‘校内加油站’,邀请‘00后’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走进课后教室,充实课后生活。”海曙团区委有关工作人员说。

目前,海曙区四点半“校内加油站”内已有来自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1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按照就、就便原则与中小学校结对,送去科学实验、乐高、智能机器人等特色课程,涵盖红色教育类、科学创作类、文化艺术类、互动活动类、健体塑美类等五大类课程体系,帮助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线上+线下”让讲课有趣起来

如何让学生轻松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让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更加方便地提供教育资源?网络云课堂和点单式主题实践,精准解决托管课程多元化和个化的选择问题。

余姚团市委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服务功能,招募120余名包括青年文明号集体成员、“舜江青语”宣讲团成员等在内的有专业技能或有成熟课程的志愿者,组建8支“双减”志愿服务队,利用网络云课堂向青少年传授科普知识、培养课外兴趣。

“姚·蓝”志愿服务队以“开学法治第一课”为契机,录制以“拒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普法小视频,向当地青少年送上“双减”网络大餐。假日期间,该志愿服务队又组织成员赴偏远农村开展公益托管班,开设器乐、美术、红色研学等20门课程,让46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

慈溪团市委、慈溪市教育局、慈溪市少工委则联合推出“青轻课堂”课后服务计划,通过资源整合、服务联动,成立了以青年志愿者、青联委员、青年农创客、爱心企业家、非遗传承人及各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等为主体的“青轻课堂”讲师团,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青轻课堂”。轻便、轻快、轻知识,趣味强、实用强、流动强,这样“三轻”“三强”的“青轻课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相辅相成,为孩子们“减负增能”。(黄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