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历时多年攻关 双牌虎爪姜种植不用年年“挪窝”了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2022-02-22 08:52:04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莫志军历时多年攻关,解决了双牌虎爪姜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大面积烂根绝收的问题——

双牌虎爪姜种植不用年年“挪窝”了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2月16日,双牌县泷泊镇崔家村双牌虎爪姜种植基地,村民忙着翻挖去年种过姜的土地,准备今年再种植虎爪姜。

而此前,村民无法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虎爪姜。

成功解决这一难题的,是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莫志军教授。莫志军多年攻关的“永州双牌虎爪姜脱毒、快繁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喜人突破。

村民的苦恼激发他科研攻关

双牌虎爪姜是双牌县大山里的特色品种,因姜形似虎爪,肥圆饱满,食之肉质脆嫩、无渣多汁,得名“虎爪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些年,该县大力发展“人均一亩姜、脱贫奔小康”扶贫产业。

但虎爪姜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如果连续种植会出现大面积烂根等,几近绝收。至少要5年后,才能在同一块土地复种。崔家村支书李昌智介绍,双牌虎爪姜供不应求,但种姜受到土地制约,影响了产业发展。

2014年冬天,莫志军到崔家村开展科技培训。课堂交流时,村民陈佳荣鼓起勇气说:“莫教授,我们上一年种植虎爪姜后,第二年又要找新的土地种植,你能不能想办法改变这一状况?”

声音不大,却直抵莫志军的内心,他当即回答:“我努力试试!”

承诺如山!莫志军开始艰难探索。

2015年初,莫志军在当地流转一块上一年种过虎爪姜的地做试验。从3月种姜下地开始,他每天取土化验,想从土壤变化中寻找原因。但他发现,土壤各种元素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

问题出在哪?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分析,并回溯虎爪姜种植过程,莫志军发现问题可能不是出在土壤里,而是虎爪姜本身。他当即调整研究方向,从虎爪姜本身找原因,开展新一轮攻关。

成功培育脱毒双牌虎爪姜

经多轮监测、试验,2016年初,莫志军发现,当地用上一年收获的虎爪姜催芽后种植,在贮藏及催芽过程中都会感染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多种病毒病菌,加上种过虎爪姜的地里已含有生姜病毒病菌,新一批姜种下后极易诱发姜瘟等病害,造成姜烂根死苗、减产、绝收。如果种姜无毒无菌、抵抗力强,就不会受到土壤中病毒病菌的侵染。

长期困扰村民的问题根源找到了!莫志军决定从姜块中,提取细胞,培育脱毒种姜。

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莫志军,从虎爪姜的不同部位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可能未感染病毒病菌的部分。他废寝忘食地重复这一枯燥的工作,眼睛时常干涩疼痛,他洗一把脸、滴上护眼液,又接着干。

经过半年多努力,莫志军发现双牌虎爪姜的生长点未感染病毒病菌。

生长点在姜的顶端,质地脆嫩,大多不到一个针头大小,提取细胞不易。莫志军在幼年时因发生意外失去右手食指,这增加了他操作的难度。但他霸蛮给自己定下每天要完成的任务,经常工作到次日凌晨,终于获取上万个生长点细胞。

双牌虎爪姜生长点细胞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培养基,如何有效培育……莫志军反复试验,不断从失败中查找原因,攻克难关。

但他苦心研制的100多个双牌虎爪姜生长点细胞培养基配方,经试验无一成功。

2017年11月,他从头再来。2018年初,大风掀翻实验基地大棚,长势良好的种姜无一幸存。他想到过放弃,但想起自己对村民的承诺,又坚持下来。

2020年底,莫志军成功地把一个个微小的虎爪姜生长点细胞,培育成众多脱毒种姜。

这时,却没有村民愿意冒风险种植脱毒虎爪姜。莫志军找到崔家村村民陈顺荣,立下“军令状”:“没有收成,我全赔!”

陈顺荣心怀忐忑地在上一年种过虎爪姜的地里,种下脱毒虎爪姜。他发现,脱毒虎爪姜抗病性强,易生长、好管理、产量高,品质更好。

2021年10月30日,永州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在陈顺荣的试种地里取样、称重、核算,结果亩产3773.82公斤,且没有发现生姜病害。项目通过验收!

一禾亿株生物种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冰近日获悉这一消息,主动到双牌考察,表示愿在湖南、广东推广脱毒双牌虎爪姜。

短评

农村呼唤更多的“莫志军”

孙振华

“我努力试试!”为了兑现对村民的承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莫志军一“试”6载,历尽坎坷,终于攻克双牌虎爪姜不能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的难题。

从莫志军,笔者想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他多年风尘仆仆穿行在太行山区,推广优质板栗、无公害苹果、绿色核桃等果树1800多万亩,为农民纯增收28亿多元。这个外表与农民并无二致的高级知识分子,同农民水乳交融,被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

把为服务“三农”作为科技攻关的出发点,把精彩的论文写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从这一点来说,莫志军不又是一位值得称赞的“李保国”吗?

农村,是农业科研工作者有待不断开掘的“富矿”。我国正从小农经济步入现代农业,在广大农村有着众多的难题等待科研人员去攻克。特别是当下,农村已进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农产品创品牌、优品质、增效益,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等等,有着层出不尽的“课题”等待科研人员去研究。农业科研人员只要能像“莫志军”们一样,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墙大院,走进田间地头,呼吸泥土的芳香,倾听农民的呼声,了解农村的诉求,以此作为科研的方向,锲而不舍,奋力攻关,自然会有所收获。

农村,呼唤更多的“莫志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