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放归“鸟类熊猫”:为“国宝”生娃的事湖南操心了20多年

来源:华声在线2022-04-09 08:30:43

为“国宝”生娃的事湖南操心了20多年

我省首创珍稀雉类生态养殖核心技术放归“鸟类熊猫”,放归前进行严格野化训练

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内,人工繁育的黄腹角雉和幼崽。

通讯员 供图

在两次手术之后,它虽然失去了一只腿,却保住了生命……这个故事发生在26年前的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珍稀雉类种源繁育基地前身,下称:基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物种黄腹角雉与湖南的深厚渊源由此结下。

为了更好地保护以黄腹角雉为首的珍稀雉类,我省首创珍稀雉类生态养殖核心技术,系统构建种源繁育技术体系,成功实施再引入工程。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人工繁育的珍稀雉类是如何孵化、放飞的?三湘都市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揭秘。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急迫】“鸟类熊猫”繁殖力受抑制

据调查,全国黄腹角雉野外种群大约1000余只,仅存于南方局部偏远山区,因此也有“鸟类熊猫”之称。

省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研究员李立表示,黄腹角雉之所以濒危,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破坏严重,繁殖能力较低。在野外,雌性一般年产卵2至3枚,受精率低不说,卵还常被天敌偷食。

李立从事珍稀雉类迁地保护工作30余年,对黄腹角雉繁育史了如指掌。“人工繁育珍稀雉类其实是从救护开始。”他说。从1996年到1999年,中心先后收容救护了50多只黄腹角雉。经悉心照料,它们都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适应环境。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珍稀鸟儿的繁殖能力却受到抑制。4年多的时间里,哪怕到了发情的季节,笼舍里的雌雄鸟儿也表现得安安静静。包括李立在内的研究人员,不得不操心起黄腹角雉“生娃”的事儿。

黄腹角雉为什么不愿“生娃”?李立解释,我省黄腹角雉多分布于罗霄、南岭山脉南端等地,由于生存环境改变,活动空间减少,人为干扰增加,取食来源、隐蔽条件等的改变,都会影响其正常生活以及繁育。

【摸索】不断改善伙食,模拟生态环境

对于迁地保护的黄腹角雉来说,创造一个十分适宜的生态条件至关重要。省植物园深处,有一安静的地方,20多年来,始终没有对游客开放过。这里就是黄腹角雉以及其他珍稀雉类的地盘,只有饲养员和救护人员才可以进入。

4月8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此看到,几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大笼舍,就是黄腹角雉的“房子”。充满“鸟”性化的笼舍内,不仅放置了倒木、大树根等黄腹角雉求偶的道具,还种满了各种灌木,如卫矛、刺柏等,笼舍间还安装隔板,以提高其隐蔽性。

为防止“呆鸡”不小心撞伤自己,饲养人员还在笼舍内种上了草皮,同时也安装了监控,尽可能减少人为活动带来的干扰。科研人员还发现,黄腹角雉产卵的质量与饲料成分的合理性与否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反复试验,基地研制出一套科学的饲料配方,“好吃还不贵,一只黄腹角雉每天的伙食费只有一块多。”饲养人员表示,一套“组合拳”下来,黄腹角雉终于有了交配的意愿。“那一年共收了24个蛋,并成功孵化出6只黄腹角雉幼鸟。”

眼下又到了鸟类发情的季节。3月中旬以来,饲养员经常能看到,笼舍里的雄鸡变得兴奋,在雌鸡面前跳着舞,抖动头顶的肉角与身前的肉裙展示魅力,“繁育的黄腹角雉等珍禽已经产下了不少卵。”

谈话期间,饲养员不时地拿起手电筒查看黄腹角雉卵的受精情况。当看到几枚卵已有血脉时,他惊喜不已,“快看,这个黄腹角雉3月20日产下的卵受精了,再有20天左右,幼鸟就能孵化出来了。”

李立告诉记者,目前一只黄腹角雉每年可产卵6个至9个,受精率提高到了70%左右,而孵化率也达到了85%左右。这一成果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放归】提前严格野化训练,恢复其先天本性

作为野生动物,黄腹角雉真正的家是在大自然中。但是,在它们没有掌握野外生存能力前,贸然放归形同放死。因此,从2006年开始,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开始对人工繁育的珍稀雉类进行野化训练。

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高级兽医师姚艳介绍,在放归前,通常要进行3-6个月的野化训练,主要包括采食、运动、躲避天敌以及建巢的能力。达到野化要求后,林业部门还要科学论证放归数量、性别搭配、种源筛选等。

【欣喜】放归部分个体在适宜栖息地成功存活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先后6次将采用生态养殖技术繁育的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4种珍稀雉类个体再引入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冲森林公园等地。

令人欣喜的是,释放到野外的部分个体已在适宜栖息地内成功存活下来,而且还在省内建立了5个新的野生种群,恢复壮大了珍稀雉类的野生种群。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林业局正在制定《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四五”规划》,其中,珍稀雉类野化放归是一项研究要点。按计划,争取在“十四五”期间野化放归一批黄腹角雉,建立其野化放归种群。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