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5年“真讲真做”精准培训!1.1万名农村中职教师“能说会做”

来源:华声在线2022-04-14 13:36:24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京 通讯员 阚柯 邱志军

对老师们来说,培训是一门“必修课”。不过培训过广过泛、内容不专不精、有效性不强的问题也很突出。“培训时很激动,培训后不会动”的现象,在湖南农村中职专业教师里尤为突出。记者近日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单位职成所牵头组织实施的“真讲真做”教师精准培训新模式,5年培养了1.1万余名“能说会做”的“双师”型农村中职专业教师,此举在全国属首创,也为我省农村中职教育发展贡献了教研力量。

建立“政、校、企、基”四方协同培训共同体

每年的培训项目并不少,但很多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却仍然参训积极性不高。省教科院职成所研究员舒底清在调研中发现,其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培训内容与中职教师的需求差距比较大”。“很多培训项目是针对整个职业院校教师群体举办的,无法满足农村中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培训地点距离偏远的农村中职校很远,培训时间又比较长,这让很多学校不愿送老师参训。”但另一方面,老师们也期待能够通过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现在对老师都要求是‘双师型’,很多农村中职老师也希望在培训中掌握到一些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规范。”

2018年起,一个针对偏远地区职业院校教师精准培训的项目列入了“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该项目由省教育厅牵头,市州教育局、培训基地(送培学校)和培训学校(受培学校)共同承办。培训实施前,将召开一场各承办方参加的培训碰头会,由各受培训学校和市州教体局谈需求、谈期望,各培训基地分享培训方案和做法,经受培学校和送培学校双向选择,达成培训意向。随后,各培训基地会派出培训师团队会深入受培学校和课堂调研,全方位掌握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调研分析,拿出初步培训方案。受培学校再对方案提出建议,并由培训基地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精准培训方案。为保证方案实施到位,省教育厅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送培学校、受培学校还将签订三方协议。

(图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邀请送培学校的教师来岳阳开展教研活动)

麻阳苗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就是这个培训项目的受培学校,而提供培训的是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岳阳职院为麻阳职中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内容,可谓给中职老师打开了一扇窗。更为重要的是,两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接下来的教学教研过程中多次合作。“这样精准的培训对边远地区的农村中职学校是及时雨,效果非常明显。”麻阳职中校长李仕刚说,其不但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补齐了教学上的短板,还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一批教师获评县、市骨干,并在省、市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培训结束后,学校老师多次参加岳阳职院的教研活动,专业能力显著提高。”

湖南省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精准培训项目的探索,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政府、学校、企业、培训基地”四方协同培训共同体,由省级培训主管部门精准分析培训需求,统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与考核标准,统一制定培训“菜单”,统一组织评价与考核;受培学校提供教师培训需求;培训基地或企业负责培训实施和开发培训资源,培训师精准分析学情;参培教师与培训基地或企业双向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建立了送培与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将市州、学校送培情况与市州年度工作考核及学校重点项目立项、验收挂钩,每年开展培训项目绩效考评,将培训基地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培训项目申报遴选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也从根本上调动了培训基地认真实施培训的积极性。”

真讲真做,中职老师受训成非遗传承名师

“踏虎凿花”是湘西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也是当地特有的非遗项目。出生于凿花世家的邓淑芳,既是州际传承人,也是泸溪县第一职业中专教师。“我一直希望在中职学校里教授出更多好苗子,解决‘踏虎凿花’非遗传承中后继乏人、传授困难、缺乏创新等问题。”但邓淑芳也直言,自己面临教学手段单一等困惑。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送培学校,在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后,决定以培训为契机,以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能力提升为抓手,将邓淑芳培训为“能说会做”的非遗传承名师。学院培训团队专家们对邓淑芳的“踏虎凿花”非遗传承课程进行设计和数字资源建设,将该课程建设成为泸溪第一职中的在线精品课程。“真没想到,我还可以成为一名线上名师。”邓淑芳说,自己的线上非遗课吸引了4000余名学员在线学习,其中200多名学员的“踏虎凿花”作品销往省内外,实现了非遗传承与职教精准扶贫的“双赢”。

(图说:邓淑芳利用PS等软件进行“踏虎凿花”纹样蓝本设计)

“要提升农村中职专业教师‘能说会做’的能力,就必须开展‘真学真做’的精准培训。”舒底清介绍,在培训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农村中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学习需求、学习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精准设计“送培到校”、“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及“信息技术应用”等三类培训项目,提升了农村中职专业教师“能说会做”的能力。这种培训模式,完全改变以往培训存在的“专家擅长讲什么就培训什么,从而导致培训内容和中职教师需求脱节”的问题。“我们的专家团队,是专门围绕贫困地区薄弱中职学校教师的到底‘缺什么’才培训什么。”在授课过程中,也将“专家示范”、“专家诊断”与学员的“真讲真做”交叉进行,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此外,针对农村中职专业教师动手机会少、实践能力不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弱的现状,培训还打造“一师一案”,通过专家不断指导和学员的演练,提供实践机会并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为满足“真学真做”培训新模式的需要,省教科院还配套开发了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丛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与考核指南丛书、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丛书、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训教程等工作手册式教材。

打造云端课堂,在线受训让能力提升“不断线”

“参加培训一周受益匪浅,但时间还是不够。不过再长时间的脱产学习也不现实,教学任务完不成。”这是很多中职教师参加完培训的感受。为此,为中职教师打造的培训“云端课堂”也出炉了。学员们在培训团队专家的指导下,先利用工作空余时间在云端课堂线上参加培训学习,再线下集中学习,这样“做与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效果也很明显。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沙市望城职业中专的培训项目为例,参培的41名中职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硕果累累。仅在2021年,部分学员组成的12支队伍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全部获奖。

(“踏虎凿花”系列微课视频目录)

这也是“真讲真做”教师精准培训新模式成果应用的一个缩影。据悉,5年来,在该模式下,共培养了近1.1万余名“能说会做”的“双师”型农村中职专业教师,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项目建设中发挥了先锋和中坚作用。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省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主持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项目中,参加过培训教师担纲的比例大幅提升。近3年,受培的中职学校有6个团队,23名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老师行不行决定学生会不会”。通过对培训教师的随机回访,认为能力提升“较大”和“很大”者超过95%。事实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最大受益者还是学生。数据显示,5年来,参与该模式培训的农村中职专业教师覆盖的专业点数量达到1022个,占全省中职学校专业点68.36%,受益学生323110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65.64%。近3年,参加了培训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省级以上获奖、全省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学生初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均稳步上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