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奢侈 > 正文

马鞍山坚持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马鞍山日报2022-01-07 13:40:46

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期盼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改的财税政策支持和减税降费的力度;多关注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在人才的“引、用、留”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市“两会”备受瞩目,全市干部群众寄予厚望。本期邀请部分干部群众,聚焦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这一话题,谈收获、吐心声、说期盼。

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市坚持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赋能传统产业、撬动新兴产业,让制造大市蝶变‘智造名城’。”郑蒲港新区文产办工作人员丁刘彬说,过去的一年,全市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瞄准绿色程度高、创新研发强、亩均效益强、引领带动强的“一高三强”项目,全力推进“双招双引”,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希望今后,我市以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更大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

丁刘彬建议,要以高质量、高效益来锚定经济发展的方向,立足全市工业特色和产业基础,通过做大经济体量、做强主导产业、做实项目建设、做优科技创新、做细亩均效益评价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做到做大增量与做优存量,招大引强与创新驱动“两手抓、两手硬”,持续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让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重大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要持续通过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掀起扩大有效投资热潮,推动转型升级不断提质增效,以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力促发展“一马当先”,为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汇聚起“硬核力量”。

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支持力度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关键要加大对企业技改的支持力度。”安徽国星生化有限公司加工分装车间主任刘宣平说,前不久,该公司投入300万元对百草枯生产线进行全自动技术改造,从理瓶、灌装到缠膜、装箱实现全流程机械一体化,使综合效益提升10%。

刘宣平介绍,安徽国星生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为一体,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专业生产吡啶“三药”中间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重大高端技术自立自强,不断提高重大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以自主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也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希望市‘两会’切实关注企业技改。”刘宣平说,企业的技改热情很高,政府也给予积极的政策、财政支持。针对企业在技改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政府应引导企业把技改资金投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领域,投向“工业强基”的薄弱领域,投向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设备更新领域等,避免“撒胡椒粉”式的投入,让有限的技改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市‘两会’召开前夕,我们企业又入选了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名单,这是国家级的荣誉。”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清华介绍,公司自创立以来专注于冶金装备行业的关键产品和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已连续多年实现万向轴、联轴器、卷筒、打包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成功跻身世界冶金联轴器行业前三强,完成从行业“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四送一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大步向前。夏清华认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走智能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引进。“为了引进人才,我们将激光制造、智能运维两支研发队伍放到了上海,但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成本。”夏清华表示。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希望市‘两会’多多关注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在人才的‘引、用、留’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原动力,让企业更有底气、更有能力去加速提质、快速发展。同时,希望进一步加强宣传,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城市气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争先创优,增强城市吸引力。”夏清华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政府相关部门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同时,企业也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经过多年发展,博望区机床和刃模具产业逐步由传统向高端数控转变,由制造向智造转变,销量已经稳稳地占据国内市场,并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有一席之地。但是,博望区不少企业面临着人才瓶颈,人才匮乏、一将难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安徽省亚威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云霞告诉记者,期望我市能出台强有力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与措施,打造人才高地,助力民营企业解决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问题。

张云霞说,作为民营企业要主动作为解决人才紧缺难题,采取内部挖潜和外部引进的办法,对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员工进行专业对口的深造,同时加大和科研院校的合作,大力支持员工立足岗位搞技术研发,致力于培养本土技术人才。企业还要集中优秀人才,加强研究,根据市场的走向,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走“专新特尖”之路,向高端市场进军,提高市场占有率。“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下足功夫,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奖励措施,激励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肯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吴黎明 慕继平 涂慧民 朱小曼)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