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深入贯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持续推动教育科研引领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29日,哈尔滨市教育学会与哈尔滨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学生思维素养的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成果推广会在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举行,本次现场会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约有3000余名教研员、教师等参与。
在首先进行的学思维学习成果展示中,近350位来自全市教育科研一线的教师代表纷纷到新区师范附小踏查参观主题为“让思维生长看得见”的各学科、各年级的学生项目化思维作品。参观中,嘉宾们细细观看了该校学生的形态各异的小小设计师作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结、科学学科的创意作品,以及五个学年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思维作品,充分展现了课题引领下学生思维的生长。
在学思维课堂教学展示中,与会教师代表们分别走进了新区附小雅行楼的20个教室,同步观摩涉及7个学科的学科思维课和校本课程——学思维活动课。21位教师的21节课,让思维真正发生在课堂,让与会教师代表看到新区师范附小学子的思维发生与发展。课后每一位教师进行了10分钟的反思性说课,复述对思维型教学的理解,解说思维训练的设计思路、方式方法,全方位展示教师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思维型教学专业素养。
新区师范附属小学负责人表示,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动全市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市教育学会牵头下,承担各子课题的实验基点学校全力协作,并专注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研究,专心于“445”活力思维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实践探索,目前已将部分成果展现于嘉宾面前,期望携手共研教育大计。
哈尔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做发言时说,此次的课题成果推广现场会,为引领哈市中小学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老师,第一要务就是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实践,并以解决教育工作中课堂的实际教学问题为核心,坚持做教育与科研一起抓,坚持把科研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要注意的是,建议所有教育工作者不一定搞太高大上的理论创新,但要重新回归以往教师们搞的小课题,通过一、两篇文章,把优秀教师上课的小技巧、小方法总结出来、传承下去;其次是要紧紧围绕当前的教育改革来推进全市的教育科研的深入发展;最后就是不论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做哪方面研究都要坚持下去,不能虎头蛇尾不能半途而废,并建议和省市教育学会共同做一做哈尔滨市基础教育成果奖,再进一步拉动哈尔滨地区的教育科研工作。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视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