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学 > 正文

哈市教育局召开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暨经验交流会议

来源:冰城 + 客户端2023-07-08 15:48:51


(资料图片)

哈尔滨市教育局7月7日下午在阿城区召开了以“多彩课后服务 护航学生成长”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成果展示暨经验交流会议。会上,市教育局着重分享了阿城、南岗和香坊在课后服务中,促、抓“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和解决家长“三点半”难题的有效途径,并期待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园成为素质教育和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提升中主阵地作用的工作方法。

本次活动分为课后服务成果展示、课后服务经验交流会两部分。成果展示环节,活动承办方阿城区教育局全方位展示了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成果,就学业水平、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各类社团等方面展示了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

在经验交流环节,阿城区教育局、南岗区教育局、香坊区教育局从制定配套政策、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介绍了本区课后服务好的经验和做法。

阿城区教育局在交流中,以《精细管理暖人心 多彩服务促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全区45所中小学统筹制定课后服务配套政策,确保课后服务规范有序的经验。其中,该区所有学校课后服务收费一律采用学校设立的手机银行App账户缴费,实现了学校不接触现金,从而规避了风险。

南岗区在全区56所中小学课后服务中,分享了该局把脉问诊开展好课后服务的痛点问题,并剖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难点、堵点和风险点,形成了“1211”课后服务管理体系,最终推行“三项负面清单”推进课后管理的经验、做法。其中实施课后服务“4+N”工程后,南岗区复华小学与哈工大学生社团开展了科技课堂活动,并探索出文昌小学的“领学+助学+互学”的模式,化解了学困生疑虑。

香坊区在介绍课后服务经验时,抓住破解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矛盾,以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等问题,介绍了该区课后服务着眼于把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德育发展、学业成就、实践活动、身心健康有机融合,以有效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的做法,并举例该区在引入哈工大、“快乐公益性”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外来资源方面后,使成高子镇中心校、香滨小学和汽轮小学等中小学开辟了“彩虹课堂”和糖艺、扎染、布艺、剪纸、泥塑、刺绣核桃工艺等多项非遗课程,达到了提升孩子们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的目的,以及在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传统文化的根不知不觉中植入孩子们的心灵中。

哈尔滨市教育局在总结中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全市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下一步,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要将看护服务升级,并向素质教育延伸,且必须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同时,全市中小学校要积极打造课后立德树人阵地,扎扎实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努力将学生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转化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可为期”,全方位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让宝贵的课后服务时光绽放出绚丽的成长风景。

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在最后说,期待未来的哈尔滨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提档升级并加快步伐,以实现在全省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并要深入研究课后服务实践课题,推进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内容课程化、教师激励保障制度化、引进校外资源优质化、课后服务收费管理标准化、城乡课后服务发展均衡化,更要在系统谋划上、整体推进上、关键环节突破上取得新进展,推进课后服务常态化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哈尔滨市教育局了解到,此次会议后,全市各中小学校将以“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为目标,切实将学生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转化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可为期”,为全市孩子在校园中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努力做好让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课后服务,为全省课后服务常态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哈尔滨智慧。(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