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普陀区长征镇河长办在辖区内巡查时,发现河道管理范围内,有个小区突然多了一处户外亭棚。工作人员联系镇规建办、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前往现场核实情况。经多方走访调查得知,该亭棚为小区居民为乘凉休憩而私自搭建。根据《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规定,不得在河道管理6米范围内搭建房屋、棚舍等建筑物或构筑物。该行为已违反现行河道管理条例。
图说:执法人员到亭棚与居民沟通。长征镇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场,执法人员耐心地进行了宣传教育,准备当场拆除亭棚。就在这时,不少围观的居民站了出来,表示不理解:“在自己的小区里搭建也不可以?”“怎么会是违法的呢?”“我们居民不同意拆除!”……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声,执法人员只能先搁置执法。
为消除这场“误会”,取得居民的支持与理解,真源居民区党总支依托“红色议事厅”,搭建起多方高效沟通的桥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图说:真源居民区党总支依托“红色议事厅”开展讨论。长征镇供图
5月的一天,真源居委会“红色议事厅”里热闹非凡。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与小区“三驾马车”成员、“第二梯队”成员、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针对小区亭棚整治展开探讨研究。没有了现场的剑拔弩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平气和地诉说着自己的看法,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工作人员详细地向居民们进行普法宣传,让大家终于认识到了法律意识的欠缺。
“这次议事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不足。确实是我们普法宣传工作没做到位,才让居民有了误解。”镇规建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图说:小区内张贴的“三位一体”告知书。长征镇供图
有了这次与居民的面对面沟通,镇规建办调整了执法方式,以教育为先、执法为后,在小区内放置宣传展板,张贴“三位一体”告知书,开展了两个多星期的河道管理相关法规宣传活动。同时,联动居委会告知居民,搭建亭棚乘凉休憩并不是坏事,但要先联系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一起在合规区域选址,经批准后再搭建,即便是做好事也不能违法。
慢慢地,居民也理解了,小区里这个违法搭建的亭棚,最终被顺利拆除。
图说:违法搭建的亭棚最终被顺利拆除。长征镇供图
根据这次拆违行动反映出的不足,长征镇自省自查、举一反三,加大对河道沿岸及周边区域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制止、查处河道沿线的违法搭建行为;同时利用宣传展板,开展普法宣传行动,目前已在新长征花苑一街坊上线,后续还将在延川路399弄、河滨香景园等多个沿河小区轮流展开,积极向群众宣传占用河道乱搭乱建行为的严重性、危害性,引导群众共同抵制违法行为,切实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