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全潘记者胡琳)2023年以来,长安区供销联社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推进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凝心聚力推进综合改革,通过加快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建设,探索发展新路子,努力破解发展中难题。先后启动了空白区域基层供销社阵地建设项目,将原来的五台、黄良、魏寨和杨庄4个分社提级重建,通过分类改造提升为集镇社,总改建面积达2761平方米。
清除发展绊脚石 释放发展新动能
推动基层供销社阵地建设,进一步盘活社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2023年2月,杨庄供销合作社成立后,通过走访和综合分析发现,当务之急是盘活闲置资产。在杨庄社后院有一座废弃近30年的农村供销社院子,里面有7家沿街商户长期租用约600平方米临建房屋作为他们临时库房用途。为了让商户们顺利迁移,杨庄社工作人员通过多次登门拜访、宣讲政策、劝说协调,终于做通租户工作,院内临建房屋按时全部拆除搬离。
在杨庄社沿街门店紧邻东侧还有一处600平方米的大众浴池。因合同期未到,让其顺利搬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如果不搬离,又影响杨庄供销社建设用地的落实和总体规划。作为杨庄社班子成员也犯起了难,他们多次上门与浴池负责人交涉,从杨庄供销社的长远利益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协商,最后妥善解决。现该浴池已顺利搬离,院内房屋已经拆除,确保后期工作顺利进行。
杨庄供销社院内正中间有一户长期居住在此的原住民。经过一番走访了解,得知他们一家从70年代初杨庄社成立到现在,将近40多年来一直住在院内。而这户人家还仅有这一处住房,如果让其立即搬迁,他们将无处可去。如果这户人家搬迁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后续所有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202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杨庄社主任胡勃及班子成员就和这户人家接触、谈心,交流,了解其家庭情况,拉近感情,最终在9月底,妥善将该住户搬离安置。40多年来制约该社发展的遗留的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杨庄供销社的阵地建设工作也得以加速推进。
据了解,目前,杨庄供销社占地面积7.2亩,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临街两层290平方米的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同时,在后院多年荒废的场地建设1000平方米供销社自营超市,一方面填补了杨庄地区没有大的日用品超市的空白,另一方面确保周边群众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此外,还将同步建设1300平方米日用品仓储中转配送库,作为长安东部塬区非常重要的供销仓储物流中转配送中心,不仅为配送业务减少运营成本,同时也为各村级服务社提供更灵活、更便利、更快速的配送服务;围绕杨庄背靠秦岭独特优势,引进文旅民俗产业,在后院空闲场地规划新建六院高标准民宿,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水平,夯实为农服务根基
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的基层供销社还有很多,例如五台供销社、黄良供销社、魏寨供销社等。五台供销社通过阵地建设对以前老旧营业用房进行拆除,建设一栋三层营业用房,通过开设酒店民宿,采取多元化运营思路,提升供销社品牌效应;黄良供销社通过阵地建设,建成900平方米营业用房和为农服务中心。同时开设了供销超市和农资门店,激发为农服务的活力;魏寨供销社建成了供销社首家农资直营超市,并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对后院面临坍塌的老旧房屋进行改造提升,建成1700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厂,促使供销社闲置资产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据了解, 长安区供销联社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分类改造工作,不仅盘活系统内闲置资产,增加企业收入,恢复了空白区域基层供销社,提升供销形象,同时也吸纳了生产、经营、销售各类人才参与到供销社的建设中来,开展农资销售、生活日用品销售、酒店民宿产业多种业态。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涵,完善服务功能,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多层次的需求。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工作只是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工作的一部分,长安供销不断增强供销社的综合能力与竞争力,努力实现供销系统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西部强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