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一场电影一本书 影响了她一生

来源:三秦网2023-10-09 11:53:45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李海涛)一首认真学唱的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场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电影——《雷锋》,一本写有“我爱八路保国家”的红色教育小书——《小朋友》,一次教会她“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失误……1965年正式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前后,发生在“50后”少先队员陈若星身上的几件事,可以说影响了她的一生。

一首歌曲 入队前认真学唱“队歌”

现在已是“全国道德模范”的陈若星,如今清晰地记得当年即将入队时,老师开始在每天上课前给我们教唱歌曲。这首歌诞生于1950年4月27日,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原名叫作《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1953年,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资料图】

入队的那一天,全班同学都学会了这首歌曲。现在,那时的感觉还是记忆犹新,高年级的大姐姐,把鲜艳的红领巾系在了陈若星的胸前,耳旁是全校同学们的齐声合唱,歌声久久飘荡在春日东风和煦的操场上。这个情景,永远地烙印在了她的心上。“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一场电影 让她记住了“雷锋精神”

“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学习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是我们入队前的必修功课。”陈若星回忆说,1964-1965年,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她(他)们这些一年级即将入队的小学生们,也沉浸在对雷锋事迹、雷锋叔叔一言一行的感动之中。

“走,爸爸现在带你去看一场电影,你一定非常喜欢!”记得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四点钟左右,爸爸突然出现在校园里,拉着陈若星要去看电影,两人跑出校门,向着南大街的光明电影院骑车一路疾驰。

那天,陈若星永远记住了看过的那场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雷锋》;记住了电影中雷锋亲切温暖的笑容;记住了雷锋穿着补了又补的布袜子,给灾区捐出的一百元钱……

一本小书 将她变成了“优秀女工”

入队之后的第一个“六一”要到了,陈若星对妈妈说想要一双当时特流行灯芯绒鞋。最终,妈妈送给她的礼物,却是一本薄薄的儿童期刊《小朋友》,书里有诗、有画、有优美的文章。

书上有一幅画,陈若星记忆深刻:一位梳着一根长长的麻花辫,穿着中式斜襟花布衫的小姑娘,站在一棵巨大的梨树下面,手里捧着一包花生;旁边配着“梨树开花白哇哇,八路爱我我爱他;八路爱我好孩子,我爱八路保国家”的小诗。

那天晚上,陈若星很晚才睡。睡着后,还梦见了这本《小朋友》,梦见了梨树下那位美丽的小姑娘。此后,她还是一直穿着姥姥做的土布布鞋,而且还参与了制作每一双鞋子的过程。在1977年考上大学前,她还成了被服厂的一名优秀缝纫女工,工作就是做军鞋。

另外,入队后一次跳舞排练时的失误,一次目睹第一代产业工人辛劳付出的瞬间,不仅教会了她“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也让她遇到困难时学会坚强……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