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完他的生活习惯,原来和慈禧也有关系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2023-06-13 09:23:41

如果说这世上谁一生过得最幸福,那么总有人会回答是皇帝。毕竟在古代,皇帝是万人之上,地位尊崇,掌握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纵观历史,确实有许多英明神武的皇帝,后宫嫔妃无数,前朝声名浩荡。然而也有或因时局动荡不安,或品行甚差的皇帝下场不佳。

汉成帝刘骜,因纵欲过度而中风,最后死在宠妃赵合德的床上。晋恭帝司马德文, 被人用棉被闷死。历史上其实还记载一位皇帝,清同治帝,据传言是因得梅毒,即花柳病而逝世。更有甚者,还传言这位皇帝的病因与其母亲慈禧太后相关,这又是为何呢?

因梅毒而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梅毒?梅毒是一种由性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它还可能通过输血,亲吻等途径传染,而患有梅毒的孕妇也有相当高的几率将此病传给婴儿。

梅毒有三个发展期。第一期,早期病症为硬下疳边界有溃疡,四至六周内可自愈。随后,二期病征表现为头疼,发热骨关节酸痛等症状。这时的梅毒已开始侵犯皮肤,骨骼,内脏等部位,对其造成损害。三期梅毒更为严重,会对多个部位造成深溃疡,后萎缩成瘢痕等肉眼可见的症状。

不谈症状,只谈性传染这一项就可以说明同治帝得的病不是梅毒。清朝时期,为皇帝选妃就需要宫里的宫人从五官,身体健康等方面出发,力图为皇帝选出完美的后妃。所以,只要身体有丝毫不适,有一点伤疤秀女都不会被选入宫中。

而同治帝就更不可能得梅毒了,如若他有个头疼脑热御医都会记下症状,记录在案。更何况梅毒的症状是需要发展期的,而同治帝从第一次大婚到逝去,从17岁到19岁,两年的时间,只够梅毒从初期发展到二期,且所有症状都会被记载在御医的档案中。

在有了得梅毒而死的传言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便公布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的《同治进药薄》,其上的诊断记录及处方,病者情况都可证明同治帝是因天花而逝世的,与梅毒无关。得天花比梅毒更有说服力度,因为清王朝其实有许多宗亲皇室死于天花,比如皇太极的兄长,代善的三个儿子就都死于天花。

至于为何流出这样的传言,只能说人们对八卦,对夸张的谣言总是报以热烈的好奇心。就算没有这样的传言,也会造出类似的流言,并且一传十,十传百,至于可不可信倒在其次,重要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猎奇心理。

死因是因慈禧?

既然在太医已明确诊断同治帝是因天花而死,那么为何还有其死因与慈禧太后有关的传言呢?原因很简单,这其实是与当时的时事局势有所关联的。

当时在咸丰皇帝去后,同治帝以6岁的幼龄登基。同时,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拿下了咸丰为同治准备的八位顾命大臣。户部尚书肃顺被处斩,端华,载垣被赐自尽,其他五人或被褫职,或被遣戍军台。这时的慈禧掌控了一定的权势,政治野心也显现出来。

从同治6岁到17岁,慈禧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因插手政治而得到满足。直到拖到儿子已17岁,慈禧才为儿子举行大婚,并由儿子亲政。可亲政就代表了同治可以全权处理事务吗?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慈禧喜爱弄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哪怕孩子亲政,顺着逻辑想,我的孩子对政治才刚刚接触,我还可以帮他看几年,以免他犯什么错等等。只要这样想,那么慈禧当然还是可以继续插手政治的,连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现成的。

另一方面,同治看到母亲迟迟不肯松手让他一人处理政事,总把他当孩子训斥,同治作为帝王也是不乐意的。可想而知,母子俩的矛盾可以说是不可调和的。

还有一点也造成母子两人有隔阂。同治大婚的皇后是他自己中意的女子,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但是慈禧中意的是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虽然最后随了同治的意愿,选择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可能这也触动到慈禧那颗掌控欲超强的心,令慈禧对皇后百般刁难,与同治帝的嫌隙是越来越深。

在这样郁郁不得志的日子里,或许只有游乐才能激起这个少年皇帝快乐的情感。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同治生性好玩,喜欢蹴鞠,还爱演戏。里面甚至提到过一个叫王庆祺的人为同治提供淫秽画册,令同治看得乐此不彼。

因此事是野史记载,对同治的判断不知是真是假,但有一点很有可能是真的,那就是同治爱玩。一个年轻的少年君主,政事参与不了太多,也就只能把时间都放在玩乐上了。而这或许慈禧内心深处也是乐于见到的,孩子不争气,她就还能义正言辞的参与政事,做孩子的靠山。

小结:

1875年初,同治崩逝于养心殿,死于天花。纵观他短暂的一生,他的死因与慈禧不相关,可是又好像有那么点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若慈禧好好教导同治,如若慈禧不弄权,或许同治会成为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未必可知,或许他会好好保护好自己,与天花擦肩而过也说不定。就如蝴蝶效应这个道理,一点微小的变化就会引来一番巨大的连锁反应。

另外,其实看慈禧与同治的关系,和康熙与其二太子的关系有些相似。年幼时期,父母都会爱护孩子,把最好的给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掌权的时间过于漫长,那颗为孩子好的心或许会被权力逐渐腐蚀掉。再加上一方衰老,一方长大成人,所谓的孩子也变成了自己掌权的对手,从利益一致的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

这种情况之下,到最后或许还会对造成孩子的死因冷眼旁观,甚至推波助澜。等到孩子离去,或许还会安慰自己,我是为他好才这么做的,我又没杀他等等。史料记载同治因天花而亡,可其中到底慈禧有没有插手,我们也不得而知。毕竟慈禧已当权,而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