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时代财经APP
(资料图)
(ID:tf-app)
作者:张雪梅
县域罗森店。(图/时代财经摄)
“县里也有罗森了?”
这是黄敏在老家看到罗森便利店的第一反应。她家在湖北某三线城市下辖县城,和朋友逛街时,偶然在路边看到这家显眼的蓝白色店铺。黄敏第一次见到罗森,是2012年在上海旅游时。直到2016年,罗森才首进武汉,而如今,它已经下沉到湖北的小县城。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近期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TOP100》榜单显示,去年超半数便利店企业门店数量实现增长,共计新增超过6000家。其中美宜佳和罗森门店数量增长最快,分别增加3840家与1175家,总门店数位居榜单第11位和第43位。
此前几年,便利店就已经开始高速增长。2019年-2021年,便利店年均门店增幅接近10%,年均销售额增幅达到约20%,是国内销售额增速最快的零售业态之一。
(图/Pexels)
随着一线城市门店趋于饱和以及成本上升,为抢占市场,便利店企业纷纷选择下沉。一位五线城市的便利店加盟商告诉时代财经,自己经营的门店在开业初期,最高日销售额能够达到4万元,远远高于便利店行业平均5000多元的日销售额。
不过,也有付出了高昂成本的加盟商,由于经营不及预期,不仅回本遥遥无期,甚至和便利店总部陷入僵局。
“投入55万元,
我在五线城市开罗森”
目前,国内便利店品牌主要包括易捷、昆仑好客、美宜佳等全国性便利店,全家、7-11和罗森等日资便利店以及便利蜂、河北36524、天福等区域性便利店等。
在完成一二线城市的“圈地”后,便利店的战火燃向了低线市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在2021年,美宜佳在二三线城市的门店占比就达到35%,在四五线城市的占比达到20%。而易捷、昆仑好客跟随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布局下沉市场。
进入中国20余年,日资便利店也已逐步深入内地各个市场。时代财经了解到,为加速拓展门店,日资便利店通常会选择在区域市场拥有一定零售经验和资源的本土企业合作,将其发展为特约经销商,负责本区域的门店加盟事宜。其中,罗森在湖北、湖南市场就与中百集团合作推出中百罗森,在江苏则与中商集团合作推出中商罗森,而7-11则在湖南与友阿集团合作。
借助类似的合作,日资便利店完成一轮市场扩张。截至2022年底,罗森、7-11、全家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分别达到5641家、3319家和2666家,均进入内地便利店门店数量的TOP10。
武汉的中百罗森。(图/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