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7日,五角场街道人人讲堂里,并排围起了两片圆桌区域,其中一片在进行面塑教学,一片在进行草编教学,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习非遗手作技能。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基本操作手法有搓、揉、捏、拉。
13岁的任瑾琪觉得面塑看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还是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过程中,她认真学习老师教授的技能,经过努力,做出了一件生动的作品——正在啃竹子的国宝大熊猫。任瑾琪兴奋地说,“我学到了中国的非遗文化,也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今天完成了一个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感。”
草编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手工技艺,它是利用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草编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关于如何入门,老师介绍道,学员可以从最基础的戒指手环学起,“如果能编好蚂蚱,其他很多作品就都能胜任了。”11岁的朱同学当天捏了一个手环,一枚戒指,一条鱼,她说,这次草编的学习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她对这项非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