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汉代长沙王陵周边新发现21座墓葬

来源:华声在线2023-01-11 09:27:40

与桃花岭汉墓应存在一定关联,出土陶器、滑石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234件(组)

(填土清除后的M12。)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图


(相关资料图)

(▲出土的滑石璧,纹饰为菱格纹+圈点纹。)

记者从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汉代长沙王陵周边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新进展。自2022年10月对望城区和顺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发掘以来,已清理西汉时期墓葬21座,出土陶器、滑石器、金属器等各类遗物234件(组)。

■据新华社

有可能为夫妻合葬或家族成员合葬

考古工地负责人周保冬介绍,21座墓葬均为西汉时期的小型竖穴土坑墓,可分为带墓道的“凸”字形墓葬和不带墓道的长方形墓葬。古墓中,存在多墓并列且墓向基本一致的现象,有可能为夫妻合葬或家族成员合葬。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发现,编号为M12的墓坑中仍可见较完整的椁具痕迹,形如“Ⅱ”,且墓底中部有5个一字排列的支柱朽痕。与相关材料对比后,考古专家推测M12有可能为“立架式”的双层墓结构。

“以往汉代双层结构墓葬多出现在两广地区及四川、湖北等地,湖南地区较为少见。如能证实本次发现的M12确为双层结构墓葬,将丰富长沙本地的汉墓考古材料,同时为研究汉代双层墓的发展及传播途径提供重要资料。”周保冬说。

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应为西汉晚期墓葬

出土器物方面,本次以陶器为主,尤以软陶居多,陶鼎、陶盒、陶壶、陶钫、陶罐等器物为主要组合形式,此外还出土了2件铁器、2件滑石璧、1件琉璃璧。

据了解,该考古项目用地的部分区域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建控地带。在本次清理的21座墓葬中,有12座位于“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建控线以内。

“在‘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桃花岭汉墓的东部,共有3处考古项目用地,同位于一条由西向东延伸、且地势逐渐降低的山脉上。本次墓葬发掘区是3个项目中距离桃花岭汉墓最远的,直线距离约780米。”周保冬介绍,本批墓葬年代应为西汉晚期,与桃花岭汉墓的年代相同。

墓葬与桃花岭汉墓应存在一定关联

“我们发现,距离桃花岭汉墓越远,发现的墓葬规模越小、出土器物越简单,但年代又都相同。据此推测,本批墓葬与桃花岭汉墓应存在一定关联,可能为桃花岭汉墓陪葬墓的家族墓。”周保冬说。

考古专家指出,从近两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汉代长沙王陵墓群”东侧建控区分布有众多汉墓,其中部分已被证实为桃花岭汉墓的陪葬墓。结合往年材料,本次发掘区域也极有可能属桃花岭汉墓等王陵的陪葬区。

“本次考古发掘丰富了长沙本地西汉时期的墓葬资料,同时为研究汉代长沙王陵的陪葬区位置与范围以及附近区域是否存在汉代聚落等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周保冬说。

延伸

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彰显“楚汉名城”地位

2022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和望城区交界处,汉代长沙国王陵墓群于2013年获批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了“十二五”、“十三五”我国15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库,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批准了《长沙国王陵保护总体规划(2013-2030)》,湖南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依托遗址谷山区建设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是湖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省部共建计划”的重要内容,是长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十个重大民生项目”之一。

作为我国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诸侯国陵园,长沙王陵承载着湖湘文化孕育、形成时期的灿烂文明,代表着汉代湖湘地区发展的最高水平,是长沙作为“楚汉名城”的首要明证,是长沙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记忆”,具有重大的保护利用价值。依托遗址谷山区建设的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和自然禀赋优异,能够代表湖湘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长沙城市特色,属于在全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对于长沙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格局,带动区域发展,打响国际声望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增强长沙城市的承载力、吸附力和影响力,为长沙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作出重要贡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