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焦点播报:一蔸华容芥菜,如何打赢翻身仗

来源:华声在线2023-03-01 17:27:09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见习记者 李致远


(相关资料图)

“这一年不容易,翻身战打得挺漂亮。”2月27日,岳阳市华容县插旗镇同福村的种植大户杨金海指着翻着碧波的芥菜,用力地在空中画了一个圈,眼前545亩芥菜地即将进入采收期,以每亩1000元的净利润计算,收入已远超过50万元。

2022年央视3·15晚会,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锦瑞食品有限公司被推上风口浪尖,“土坑”酸菜中窥见的加工卫生隐患,让华容芥菜成为众矢之的。一年间,华容县对酱腌菜行业开展地毯式排查,新建芥菜标准腌制池23万m³、把家族“小作坊”改造成“透明工厂”、搭建华容芥菜大数据管理平台,全方位展现芥菜产业刮骨疗伤的决心。

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岳阳华容,看看一蔸关乎当地14万人生活的芥菜,如何打好“突围战”?

(在华容县三封寺镇泰和村,一批提前晾晒去势的芥菜被工作人员一颗颗码在池内。 黄亚苹 摄)

订标准,芥菜收割有“七无”

2月底,华容芥菜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收期。抬眼望去,碧绿的芥菜长势喜人,杨金海跳进菜地,随手揪起芥菜中心的嫩叶,抖去嫩叶上的泥土,邀请记者试吃,“芥菜是冬天种植的,不需要打农药,你们尝尝?”

杨金海是华容县插旗镇同福村的种植大户,插旗镇不仅是公认的华容芥菜原产地之一,也是华容县种植芥菜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不是种芥菜、运芥菜,就是腌芥菜、卖芥菜,家家户户的赚钱营生,都离不开它。”2018年,杨金海成立了家庭农场,决心“大干一场”。

眼瞅着土地流转面积越来越大,芥菜生产、加工渐入正轨,一切戛然而止。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一段采访画面中,让芥菜以不太光彩的形象走进消费者视野。

“看到手机消息弹窗,像一盆凉水浇到头上。3月,正好是芥菜的采收期,收购价格一度从1100元一吨降到600元一吨,收一亩就亏一亩。”彼时,杨金海遭遇“至暗时刻”。当地一些酸菜加工厂的老板,一天得接数十个来自全国各地的撤单、退货电话。

事发后,华容县第一时间处置涉事企业,深入开展行业整顿,从源头抓起,制定芥菜收割“七无”标准。“芥菜采收后绝对不能用水清洗后再腌制,否则就会腐烂变质,这是华容芥菜腌制的共识。以前芥菜的收割、腌制确实存在问题,3·15曝光是危机也是机遇,制定统一标准更是好事。”杨金海坦言。

跟随采访车,三湘都市报记者又来到新河乡华丰芥菜基地。在通往芥菜种植园的羊肠小道上,竖着一块芥菜收割“七无”标准的指示牌,无老黄叶、无烂花菜、无变种菜、无老蔸且刀口平整等七大标准,这既是警醒,也向外界宣示着华容芥菜转型升级的决心。

(在湖南华隆酸菜有限公司搭建的“透明工厂”内,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处理清洗后的芥菜。  黄亚苹 摄)

“新池”腌制,华容芥菜赋码上岗

收割,是华容芥菜从田间地头到深加工成“老坛酸菜”的第一步。从带着泥腥味的新鲜蔬菜到人尽皆知的“老坛酸菜”,华容芥菜还要经历腌制、脱水、加工等十几道工序。那么,央视曝光的“土坑酸菜”问题如何解决?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填埋土坑、建立标准化腌制池、建立智慧化监管体系,一系列措施正重构芥菜生产流程,严格把控食品安全,推动华容芥菜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3·15之后,华容全面叫停传统“土窖”腌制模式,计划3年新建标准腌制池30万立方米,新增腌制能力30万吨。

“所有新建标准腌制池,县财政按照每立方米400元给予奖励。”华容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鹏提到。

在华容县三封寺镇泰和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搭建的标准腌制池惹人注目。涂着黄色树脂的腌制池长、宽均为5米,深度4米,一批提前晾晒去势的芥菜被工作人员一颗颗码在池内,“一层芥菜一层盐”是芥菜腌制的通用做法,与以前不同的是,腌制人员各个配备口罩、无菌防护手套、鞋子,腌制池上方,遍布监控设备,腌制流程尽在掌握之中。

据了解,“出坛”的芥菜将从一个个腌制池被转运至“透明工厂”。在湖南华隆酸菜有限公司搭建的“透明工厂”内,一蔸蔸芥菜经过脱盐清洗、脱水、拌料、智能炒制、巴氏杀菌等十几道流程后,变成酸菜牛肉酱、水煮酸菜鱼等产品。在智能机器人码垛环节,公司还采用能智能避让障碍物、自动运送产品的AGV小车,真正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建立智慧化监管体系,是当地守护“舌尖安全”的另一抓手。华容县委书记陶伟军介绍,华容县通过打造大数据监管平台、打造GMP洁净制造车间等举措,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质量溯源管理,实现所有芥菜产品“赋码溯源”“带证上市”。

浴火重生,华容芥菜瞄准百亿市场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华容县,有着1500多年的芥菜种植史。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全县共有14万人从事芥菜生产和加工销售,年产新鲜芥菜100万吨,总产值近80亿元;当地每4名劳动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芥菜相关产业,每年芥菜产业可为民增收超6亿元。

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后,如何让华容芥菜“浴火重生”?原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巡视员、国家地理标志领域带头人裴晓颖认为,要明确特色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华容芥菜的特色出发,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将华容芥菜做成能与郫县豆瓣、浦江雀舌相提并论的地理标志产品。

“大企业入驻,对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有促进作用。华容芥菜正处转型瓶颈期,是否能以大企业的带动效应,开发一些特色小零食?”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认为,农业品牌的搭建,应按照产品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三大维度,在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上形成特色模式、特色品牌。

痛定思痛,知耻后勇。如今,华容芥菜已逐步形成“有基地、有园区、有品牌、有龙头企业”的发展格局,持续夯实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专家测算,到2024年,华容芥菜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20亿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