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曾雅琳 周艳红 沙丽娜 实习生 王昕
“医生,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请试一试。我愿意尽一切可能,挽救他的生命!”娄底的萧先生躺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中,没有听到妻子易女士这席用情至深的话。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中心主任陈金兰却感受到了其中的力量与期盼,她知道,病床上这个41岁的男子,不仅是患者,还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
医护尽全力救治,罗女士温柔陪伴,紧紧握着丈夫的手,陪他说话,鼓励他不要放弃,成功度过90天的“至暗时光”。4月10日,萧先生康复出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2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联系上罗女士,听她讲述用爱创造奇迹的故事。
肾移植后,他感染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几年前,萧先生被发现患有肾病,功能衰竭严重,吃了2年的药物治疗,又接受了7个月的血液透析。
2022年5月28日,萧先生在湘雅二医院接受了肾移植,因排异反应严重,数次入院。2023年1月8日,因几度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萧先生转入该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中心进行抢救。面对萧先生的“大白肺”,医生积极治疗,可其心、肝、凝血功能等指标相继报警。
“医生把老公的病情告诉我,我好慌,只想尽一切办法救他!”易女士找到陈金兰,最终决定使用“救命神器”——人工肺ECMO来维持呼吸,为丈夫赢得治疗的时间,一场生命的拉锯战随之打响。
镇痛镇静、消毒、置管、管道连接、膜肺运转、生命体征监测……ECMO成功运转。暗黑色的静脉血经过人工心肺被氧合成鲜红的动脉血回输体内,氧饱和度从60%立即上升至90%。易女士瘫坐在椅子上,庆幸丈夫的生命,暂时保住了。
ICU中的温柔陪伴,家人是康复的动力
虽然暂时抢得一线生机,但接下来的救治无比棘手。肾衰无尿,几乎没有免疫力,营养、康复、心理,无数难关等着闯。“家人是患者康复的动力。”在医生的建议下,易女士进入ICU陪伴丈夫。
丈夫躺在病床上,身体连接了很多管子,易女士听着各种仪器运转的声音,握紧了他的手。“我给他按摩,捏脚捏手,陪他聊天。”易女士一个人自言自语,让丈夫听5岁儿子呼喊“爸爸”的声音,播放儿子在幼儿园的视频……
“人虽然昏迷着,但仪器数据显示他有反应,心跳的速度会改变。”发现自己的陪伴与鼓励丈夫有感应,易女士很开心,每天更早赶到医院,晚上尽量晚回租的房子。农历新年,易女士把两个孩子和公公婆婆都接到长沙,一家人定期去医院看望,与病床上的丈夫分享生活点滴。家人的爱让萧先生的康复效果加倍,他慢慢醒过来,逐渐康复。
温情背后,医护也不断在努力。进入ICU的第35天,萧先生呼吸不再急促,肺顺应性开始好转,“白肺”竟然开始吸收。第47天时,萧先生成功撤除ECMO,救治取得阶段性胜利。
90天救治成功出院,康复之路很长会一直陪他
经过90天的救治,ECMO成功撤离。此时由于长期卧床机械通气,萧先生的两条腿已经不能自己抬离床面。易女士并不气馁,配合呼吸治疗师、心肺康复师,循序渐进地为丈夫促进康复并锻炼自主生活能力。
“加油,你可以的!”“今天踩单车更快了!”“真好,站立的时间更久了!”一声声鼓励声中,萧先生渐渐好起来,四肢肌力不断增强,自主运动恢复良好。从卧床到扶坐,再到站立,终于看到“重生”以后的世界——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4月10日,萧先生出院回到娄底。自2022年5月肾移植来到长沙,他已经10个多月没有回家。
“老公,这个氧气瓶你要适应一下,以后我们在家里做康复。”4月12日上午,易女士扶着丈夫在家里散步,安慰他适应便携式制氧机。
“肾功能还是不好,还需要做透析,以后可能还要再一次肾移植,我们的路还很长。”易女士语气坚定,“一家人都在努力向前,今后也会一直陪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