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跨越山海,授之以“渔”!湖南渔业女专家的非洲10年

来源:华声在线2023-06-30 07:28:32

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陈慧娜 左依婷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湖南到非洲,是一条跨越山海的路。

湖南省渔业环境科研部副主任、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望,自2003年开始前往非洲传授水产养殖技术,陆续在非洲工作了10年。


(资料图)

无数次奔波在那条山海之路,她从青丝,熬成白发;如今在非洲,已经成果累累。

这些年,她对双亲,对丈夫,对女儿,心有愧疚。但她用专业,用热情,用付出,写下了一个动人的中非情谊故事,架起了中非共同发展的桥梁。6月29日—7月2日,中非妇女论坛在长沙举行,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近何望,倾听她的故事。

青丝变白发,她带出了3500名学生

在何望的相册中,一张纸的照片,记载着光阴的流逝。刚到非洲的她一头乌黑的青丝;而现在,已经是头发花白,时常需要焗油染黑,但银色发根仍隐约可见。

在非洲10年工作时间,何望在津巴布韦工作过一年,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埃塞俄比亚度过的。

2003年,38岁的何望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事鱼类杂交、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听说有去非洲的机会,她自愿报名,再经过了层层筛选,前往埃塞俄比亚参与“中埃农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被安排在Holeta ATVET College工作。

在这里,何望呆了7年,创下了很多个“第一”。她亲自画图指导施工,挖出了该国高校第一个标准化鱼池。目前该校已修建了14个“三合一鱼池”,开始利用这些鱼池盈收。

为学校培训了3500名学生,示范技术20项,主持编写了多本职业教材......何望建立的示范基地,成为埃塞俄比亚全国各地大学生、技术员、农民的培训基地。

随着何望推动当地的渔业迅速发展,她被评为中国农业农村部“百名农业专家”之一。

“民间大使”传播优秀中华文化

何望不仅给非洲带去了渔业改良选育新技术,还致力于向非洲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制造,一度被当地人亲切称为“民间大使”。

蚊帐、风油精......何望每次带去非洲的行李中,总会留出一部分放置小礼物,带给当地的朋友,她想让身边的人,更熟悉中国。

“走出国门,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何望笑着说,这样的感觉,会对自己要求更高,因为需要传授的不仅是技术,还要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及品质。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努力工作,真诚待人,何望交到了很多朋友。

在埃塞俄比亚时,有一位当地女性很热爱渔业养殖,慕名前来找何望帮助。何望为她画图纸,设计池塘建造,全力帮助建设渔场。

“在这里,女性能够自己创业,是很难得的。”2020年,何望离开埃塞俄比亚,两人一直保持联系。“第二年,她的渔场就进入放鱼阶段。目前已经盈利,事业也越来越好。”

6月29日,2023年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前来参会的人员中,就有何望的在非洲结识的朋友。

“我带他去了长沙步行街,体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6月28日晚,何望热情接待了这位朋友,对方也是想扩大渔场养殖,一直盼着何望再次前往非洲。

想再赴非洲,为自己的“非洲事业”划个句号

“我刚回国不久,目前正在申请再次去埃塞俄比亚,那里有我的非洲‘事业’。”6月29日,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何望正在整理自己在非洲的工作资料。

今年58岁的她,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何望表示,这次去非洲,是希望将自己在那边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女儿马上要生二胎了,我可能又要错过陪她生娃。”临行前,何望心中有点担心与遗憾,这20年里,自己错过了很多,孩子的成长,双亲的老去,让丈夫一个人冷暖自知......

“现在我说要出去,女儿和她爸爸一样都非常支持,觉得我拥有这样的人生,很完整。”何望说。

“我是有非洲情结的,有幸参与中非的共同发展,也庆幸有完整的结局。”何望称,这20年中,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非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非两国是在共同发展,如今非洲渔业欣欣向荣,中国也在进一步追求水产品质量,追求绿色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紧紧抱在一起前行。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