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一点星星火,能毁万亩林!走在森林,“禁止烟火”的警示随处可见。然而,一些特定植物不仅不是“火魔”帮凶,反而还是森林火灾中最勇敢的“消防员”,如木荷、油茶等。目前,湖南已经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关键期。10月6日,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特殊的森林卫士。
(相关资料图)
木荷:“烧不死的木荷铁”
如果看到山林中有一条宽宽的道路,光秃秃的,不要惊讶,它们其实是防火隔离带。而在长沙市天心区暮云新村清水塘组的一处防火带上,却种满了形态优美的植物。
“这是木荷,也是林火阻隔系统的一部分。”省林业局防火中心主任石振威介绍,林火阻隔系统是指林区内能阻隔林火蔓延的人工或天然屏障,包括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防火林带。与需要完全清除地表植被的工程阻隔带相比,生物防火林带对森林生态影响更小,不易造成水土流失,也被称为防火的“绿色长城”。
石振威告诉记者,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是采用一些难燃、耐火树种营造的带状林分,能起到防止火灾发生、阻隔火灾蔓延、提供逃生通道的作用。木荷叶子阔而厚,树叶含水量高达45%,木质坚硬且体内油脂含量较少,使得木荷树阻燃效果好,是天然的防火树种。
木荷的低易燃性还得益于它是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植物,研究发现木荷在干旱时会储存更多的水,妥妥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在烈火炙烤下焦而不易燃,树身很难烧死,来年还可长出新叶。
2022年4月4日,永州市蓝山县总市村突发山火。扑灭山火后,通过无人机拍摄的现场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出,由木荷组成的生物防火带起到了重要的林火阻隔作用,有效控制了受灾面积。
油茶:防火与产业发展双赢
木荷虽然是防火性能很好的树种,不过由于缺乏经济价值,林农配合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成了基层开展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
宁乡市东湖塘镇附近的山顶,一排排油茶树绵延向远方,这是当地新建不久的4.3公里生物防火林带,每亩种植油茶约60株。放眼望去,在群山之间蜿蜒的生物防火林带如同一条“绿色长城”,为大山平添了几分色彩。
今年开始,湖南积极推广油茶等经济型防火树种用于防火林带营造,种植后油茶的收益归原林农所有,大大提升了林农配合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了森林防火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2023到2024年,全省计划建设油茶生物防火林带4408公里,按平均建设宽度为30米计划,相当于新建19.8万亩油茶。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林区输配电设施广布,很多输配电线路都是穿林而过,因输配电线路故障引发森林火灾或者因森林火灾危害电网安全的情况时有发生,电线下方的树长高后还会直接危害电力设施,解决“树线矛盾”是林业和电业部门都头疼的一个问题。
省林业局和国网湖南电力会商提出,将输配电线下植被置换为油茶的方法,并在全省多地启动试点。油茶是灌木树种,高度一般只有4至6米,不会超高生长威胁线路,由于经常有人抚育、修枝和清理地表枯枝落叶,也为电力设施提供了一道很好的保护屏障。
今年起,我省部署开展森林防火基础能力提升两年行动,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建设任务就是建设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的林火阻隔系统,计划两年时间全省集中建设和林火阻隔系统24672公里,其中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2336公里。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