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曹林记者 陈奋翔)去年以来,咸阳市长武县将数字化作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以“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数字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为主线,大力推进乡村数字治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农业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数字乡村。彭公镇槐庄村就是该县的第一批数字乡村试点村,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让手机成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4月10日,彭公镇参加了“数字乡村长武红暨全省知名带货达人走进长武现场直播活动”,镇党委书记张永春带着促进农商深度融合、激发带农联农的真诚愿望,在直播间推介彭公的乡村振兴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质农产品。
据介绍,彭公镇梳理历史人文脉络,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依托公刘湖畔优美风光和气势恢宏的公刘祠,以“农业+旅游+文化”的结合方式,打造休闲观光胜地;依托“孝子刘霞”非遗项目,着力打造“尚德启智、孝行天下”孝文化品牌,修建了孝文化广场、孝文化研学教育基地;建造家风家训文化长廊,为方庄村566户家庭书写家风家训,制作楹联板对,用传统文化滋润道德、聚贤思齐。在这片热土上,实现着弘扬家风人文美、传承孝风心灵美、涵养家风生活美的梦想。
今年,彭公镇全员出击开展招商引资,成功招引到恰奇零食品生产加工项目、陕西松鼠达人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落户,其产品有手抓饼、葱油饼、坚果等,将通过成品包装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为大家提供安全、可口的早餐,也进一步扩大了长武县食品加工业市场容量;特色传统产业鸦儿沟板板糖更是大家儿时甜蜜的记忆,其制作工艺已流传三百多年,深受青少年及群众喜爱,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南村魏毛娃的血条汤色正味浓、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现已成为彭公的响亮招牌。
彭公镇坚持“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深化政银企对接,推行壮大村集体经济“六种模式”,形成了多元化产业格局。其主导产业苹果的品种有瑞雪、瑞阳、秦脆、金帅等,具有早熟、果型大、色泽艳丽、糖分高、酥脆可口等特点。特色产品有石杨河沙土红薯、土鸡蛋,槐庄村蜂蜜、花粉,高家坡村大葱、花椒,孝村剪纸、藏香猪,彭北村根雕、黄花菜以及艾草系列产品等,能全方位满足大家需求。
彭公镇槐庄村以“重生态、慢生活、深体验、富个性”作为发展目标,倾力打造融合“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村,精心打造194套关中风情民居,有效融入健康养生、度假养老、民俗文化等乡村特质,不断丰富民宿内涵品品味,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民宿品牌。现已有南塬刀梨面、罐罐茶、锦源绣庄和大郎小院农家乐等20多个商家入驻。
据了解,4月10日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彭公镇恰奇零食品手抓饼、葱油饼、干果、瑞雪苹果等农产品共收获1947单,销售金额12.4万元。
彭公镇表示,下一步将以全省“三个年”活动统揽发展大局,以数字乡村长武红为路径,加快打造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广泛培养一批网络带货达人,让乡村振兴搭上“数字”快车,让“直播助农”“数商兴农”结出更多硕果,努力在数字乡村建设上蹚出新路子、做出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