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向“阳”而生 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凭什么是他?注意,这可能是你的嫉妒心在作祟

来源:三秦网2023-09-23 05:50:20


【资料图】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石喻涵 张宸豪)在电影《成长边缘》中,女主角娜丁是一个青春期少女,她的哥哥达里安在家庭和学校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因此备受母亲的宠爱和同学的崇拜。这种优秀的表现让娜丁感到自己与哥哥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了嫉妒心理。

在电影中,娜丁无法忍受母亲对哥哥的赞扬和哥哥在校园里的风光,因此经常和哥哥发生争执和冲突。同时,娜丁也没有朋友,这让她更加孤独和自卑。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娜丁的嫉妒心理不断升级,甚至开始影响到她的生活和家庭。

不光是影视作品,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嫉妒心理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家住凤城五路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孩子上5年级,发现同桌考得比她好,就怀疑对方作弊;看到别人衣服穿得漂亮,就说人家爱出风头;看到父母关心亲戚家的孩子,也表现得非常不满。“我们家就她一个孩子,全家人都惯着,不知道她的这些行为算不算心理问题?”

“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内心深处嫉妒情绪的投射。”心理学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武豆表示,青少年的嫉妒心理一般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比如,当我觉得妈妈更喜欢别人的时候、当我的好朋友在我喜欢的领域表现得比我更优秀的时候、当我的朋友获得比我更多的关注的时候。有了这种心理之后,一方面对他人进行言语诋毁、孤立甚至憎恨;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变得烦躁、情绪低落,干扰正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青少年为何会产生嫉妒心理?武豆分析,嫉妒心理是指人们在看到他人拥有某种资源、达到某种成就时,产生的一种不满和焦虑情绪。“产生嫉妒心理,首先是自己的需求没得到满足,需要找一个‘借口’来缓解压力。不能客观地看待他人取得的成就,容易忽视他人的优点、长处和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度关注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比他人优秀的地方;同时,说明孩子渴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希望通过别人的关注来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当产生嫉妒心理后,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自己。武豆建议,在心里承认我们对他人的产生了嫉妒情绪,实际上是承认自己也想要变得更好的需求和目标,之后再看怎样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学会客观分析他人的优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正确认识自己,发扬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

武豆提出,要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转移注意力,避免自己过度关注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努力发展自己的才华和技能,相信自己是独特而有价值的。“要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慢慢调整嫉妒心理。关注自己的成长,肯定积极的改变,逐渐培养一个平和、宽容的心态。”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