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全球新要闻】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应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

来源:华声在线2022-12-27 17:30:02

华声在线12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易倍)今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曦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应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正确把握青少年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引导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关资料图)

陈曦表示,疫情防控新形势下,青少年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青少年合理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较差

“与世隔绝”的居家生活给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他们情绪控制力普遍不高,面对纷杂的疫情信息和压缩的生活空间,青少年在心理方面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往往调理不好,消化不下。例如:因为过多关注疫情相关新闻和网上真假难辨的消息,青少年往往无法作出科学判断,夸大想象疫情的严重性;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心理困扰。对于这些心理困扰,尚处在向成年人过渡中的青少年无法科学合理地进行调节。

二、人际交往受限和亲子关系紧张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人际交往热情,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较多较复杂,受疫情影响,停课使青少年无所事事,又因缺乏有效监督,懒于网课学习,沉迷游戏;居家隔离导致人际交往范围过窄,青少年的交往能力和热情不断下降,因居家时间较长,父母等家庭成员身体康复后复工复产,对青少年的管教越发简单粗暴,致使青少年较易与家人发生争执,形成矛盾,亲子关系紧张。同时,个别学生可能会将负面情绪发泄在与班主任、同学的交流互动中,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三、心理问题引发生理不良反应

长期居家生活,会让原本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出现饮食、睡眠不规律,进而产生生理等方面问题。出现持续的烦躁,无法静心做事;入睡困难,长期熬夜;或夜间容易惊醒、早晨过早醒来,整体睡眠时间不足,且睡眠质量不佳。对各种信息过于敏感、紧张,对以往喜爱的事情提不起兴趣。还可能由于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身体状况、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

当下,我们该如何去建设青少年心理自我防护能力呢?陈曦建议做好这几点

一、做好居家假期计划

居家期间,青少年有了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为避免出现无聊、抑郁等状态,青少年应做好生活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时间,减少玩手机游戏、看剧等时间,并积极自我鼓励,切实执行计划,让自己更好地掌控生活。同时,可以结合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二、做情绪的主人

疫情信息和直面疾病,难免会让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负面情绪,青少年应及时觉察自己的内心变化,通过与家人、同学、友人倾诉或写日记方式发泄情绪,也可以用听音乐、看书等方式缓解压力。当青少年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要排斥它,更不用自我贬低,应尽量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进入死循环。可以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如重新制定计划、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等。青少年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三、加强与他人的沟通

疫情防控新形势下,青少年虽无法外出和直面疾病,但可以通过线上方式与友人、同学、老师保持联系,以视频通话等方式诉说近况和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居家期间,与父母相处时间变多,可以多与父母沟通、交流,聊聊校园生活趣事,或倾诉自身烦恼,了解父母工作辛苦,努力走进彼此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享受难得的家庭生活。

四、发现问题及时求助

青少年若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比如食欲不振、失眠等,且自己无法自我调节,应及时告知父母,或通过网络与班主任交流,通过家长、老师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调整心理状态。

通过各方努力,相信在此艰难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定会得到健康、积极、正向的发展。

(一审:李传新;二审:刘文韬;三审:杨又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