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姜鹏 杨文
【资料图】
9月29日是第24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为“相知用心”。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康复科专家今天提醒: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方式,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心血管病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病人的医疗护理效率。
什么是心脏康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康复科主任邢祖忠主任医师介绍,心脏康复是通过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康复评估,在规范的药物处方治疗基础上,科学运用运动、饮食、心理、戒烟、睡眠等处方,强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指导等方法,为心血管疾病在急性期、恢复期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全面全程管理服务,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使其各方面恢复到最佳状态,以便能够回归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心脏康复为何重要?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约3.3亿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脏康复是一种基于循证证据,采用患者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改变和运动训练等干预,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综合干预措施,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再入院率、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改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是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脏康复中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把心脏康复运动当剧烈活动
很多医生会嘱咐情况稳定的心脏病病人,不能剧烈活动。但不做剧烈活动,不等于不能活动。可是一些患者及家属就误认为,还是不运动更稳妥。
误区二:心脏康复运动不重要
虽然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心脏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适当做一些心脏能承受的运动,比如步行、骑自行车、轻体力家务,但不能给出具体时长、负荷的运动方案,随访时也较少问及患者运动情况,于是给患者造成一种印象:运动对心脏病来说不是很重要。其实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
心脏康复怎么做运动?
1.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制方案,随意运动只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2.运动应循序渐进,从简单的运动开始,运动过程中反复测量血压、心率,评估运动耐受情况。
3.坚持运动并保持相关记录。
4.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
心脏康复与体外反搏
心脏康复的核心是运动,体外反搏是心脏康复被动运动方式,从而锻炼患者运动耐量。它是一种通过体外无创性按压下半身的方法,减轻和消除心绞痛症状,改善机体重要脏器的缺氧缺血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设备,对于不能运动的患者,提供运动处方新方案。
哪些人适合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有一定的适应性,并非人人皆可。只要肢体无障碍、不是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都可采用不同程度的有氧运动,这对心脏功能的恢复、对整个体能的提高十分有益。特别是对于进入老龄化的社会来说,心脏康复作为一种既健康又低成本的治疗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内在潜能,是值得推荐和运用于广大民众的。所有心脏病患者都是心脏康复适应证人群,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接受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脏瓣膜手术、心脏起搏器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代谢综合征、周围血管病等患者,不同阶段患者采取不同的监护及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