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正文

男子吃蟹诱发急性胰腺炎,“蟹”逅美味有讲究

来源:华声在线2023-10-07 19:51:17

华声在线10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唐寒梅 陈思雨)朋友聚会,吃了三只螃蟹,竟然引发急性胰腺炎,一度吐血入院。长沙市民张乐(化名)坦言,自己吃蟹有了“阴影”。金秋十月,正是吃蟹的好时机。因吃蟹导致健康问题的人,也有不少。


(资料图片)

如何健康吃蟹?哪些人、哪些情况不易吃蟹?10月7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解。

聚餐时吃了三只蟹,男子吐血入院

10月5日晚,长沙市岳麓区的张乐和朋友聚餐,在饭局上吃了三只螃蟹。随后,他出现了腹痛剧烈、吐血的症状,紧急送往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医生询问得知,张乐本来就有糖尿病、冠心病,在吃了三只螃蟹后,诱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经过救治,张乐目前正在康复中。

无独有偶。因为吃蟹导致入院,市民肖宁伟(化名)匆匆结束了长假,从老家郴州回到了长沙。直到7日返岗上班,才感觉恢复了“元气”。原来,中秋回老家郴州,肖宁伟连着吃了几顿螃蟹大餐,不料全身红疹,一度呼吸困难。赶到医院检查,竟然是吃蟹过敏,差点休克。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比如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在短期内吃螃蟹等海鲜积累到一定程度,某一次的摄入量过多,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诱发疾病。”10月7日,国家级营养保健专家、湖南省胸科医院一级主任医师唐细良表示。

(秋季是吃螃蟹的好时机,但要注意禁忌。)

螃蟹易消化有营养,四种情况不宜吃

“螃蟹营养丰富,相比畜肉类蛋白质更易于消化。”唐细良介绍,螃蟹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7.5克,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结构合理,其中谷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呈味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对独特风味形成十分重要。

秋蟹味美营养高,但如果吃得不当,可能会给健康带来损害。吃螃蟹要注意些什么?唐细良作出提醒。

不吃死蟹。螃蟹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导致肉质腐败,食用死螃蟹可能会引发呕吐、腹泻等肠胃问题,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不吃生蟹。生螃蟹未经煮熟,可能携带有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食用生螃蟹容易导致寄生虫感染和肠胃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过敏不吃蟹。以肖宁伟为例,部分人可能对螃蟹过敏,轻则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症状,重则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若已知自己对螃蟹过敏,应尽量避免食用。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不吃过量蟹。螃蟹虽然美味,但过量食用也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螃蟹中的高胆固醇含量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引发心血管疾病。同时,螃蟹性寒,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建议适量食用,切勿贪多。

服务

吃蟹要新鲜,配饮啤酒注意尿酸

1.选择新鲜的螃蟹。购买螃蟹时,挑选四肢健全、活力充沛的个体。要关注螃蟹的颜色和重量。优质的螃蟹通常颜色鲜艳且重量适中。

2.烹饪方式也很重要。清蒸是最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能够保留螃蟹的原汁原味。其他如姜葱炒、香辣炒、咖喱煮等做法也能让螃蟹焕发新的风味。

3.搭配适量的醋和姜末食用也是一种健康的吃法。醋和姜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中和蟹寒。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醋和姜末在蟹肉上。如果喜欢辣味的朋友还可以尝试加入一些辣椒油或麻辣酱。

4.在食用量方面。每人每天的摄入量不宜超过两个中等大小的蟹(约300克),以避免过量摄入胆固醇和脂肪。另外,切勿将死、生、变质的螃蟹混在一起食用,以免引起食物中毒或其他不适反应。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一餐食用蟹不要超过2只比较合适,最多不要超过3只。”唐细良表示,对于儿童及老年人则需要酌情减量,同时注意烧熟煮透以及潜在的食物过敏风险。建议吃蟹时应减少其他肉类、内脏、蛋类的摄入量,同时食用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可以起到减少胆固醇吸收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喜欢一边吃蟹一边喝啤酒,这两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同时食用会产生过多的尿酸。而尿酸过多就会沉积在关节或者软组织中,引发令人痛苦不堪的疾病。

(一审:田镇圆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