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刘亚妮 冯心雨)一面面画风淳朴的文化墙、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院、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表演、一户户幸福和美的文明家庭……漫步咸阳市旬邑县土桥镇井坳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感受到的是文明友善的新气象以及群众幸福满足的笑容喜悦溢于言表。
近年来,土桥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狠抓文明村创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三色三美”新土桥。
坚持政治引领,以精神文明之美锤炼“本色”。始终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不断涵育文明乡风。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思想引领、理论传播、凝聚群众作用,深入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开展各类学习宣讲活动50余次。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累计举办“抵制高价彩礼,弘扬婚嫁新风”等移风易俗活动130余场。同时,持续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重要节庆举办广场舞、戏曲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推动核心价值观走进基层群众、融入百姓生活。
加强文化建设,以乡风和谐之美绘就“原色”。大力推广议事亭、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治理做法,深入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平安创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80余次。持续吸纳创业青年、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更广泛职业领域志愿者,以贴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形式,在公共场所无偿提供便民服务、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00余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人物讲述亲身故事,为群众上好思想“第一课”,激励群众争做文明村民,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户户争荣誉的良好氛围。同时,布设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历史记忆文化墙36面,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营造崇德尚善、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推进环境整治,以生态环境之美擦亮“底色”。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服务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持续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努力从“整治”走向“提质”。创新打造环境卫生整治“工分制”,通过“工分制”考评、公示、奖惩等各个环节让群众参与乡村治理,适用范围已由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管护等“硬环境”建设逐步扩大到村民民主协商、村庄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切实增强了支部向心力和凝聚力,乡村治理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同时,优化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3+X”保洁制度,推行“清洁户”评选、“红黑榜”公示等有效载体,培养群众爱清洁、讲卫生习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以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回应群众期盼,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