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9月27日,记者从第十六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获悉,延安市将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推出“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价格指数”,以指数赋能延安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事业部主任助理周宇涵解读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价格指数运行情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不少地方百姓增收致富、区域经济繁荣的关键支撑,也是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作为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2022年延安市苹果种植面积达331.6万亩,产量达431.8万吨,均位居陕西省第一。延安市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张世保介绍,延安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50亿元,全市农民经营性收入有六成以上来自苹果产业,苹果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经过对以富士苹果为主流品种的延安苹果市场持续两年的跟踪观察及研究分析,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团队分析认为,延安富士苹果市场运行主要呈现三大特点:延安苹果价格季节性运行规律明显,行情主要受基本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北扩”战略成效显著,延安北部山地富士苹果质优价高;产业发展标准化程度高,“延安价格”在期货市场中的参考作用突出。
“近年来,延安北部山地县区立足自身独特自然禀赋,因地制宜落实苹果种植基地‘北扩’战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所产苹果质优价高。”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事业部主任助理周宇涵说。
作为我国苹果期货主要交割地,“延安价格”在我国苹果产业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得益于延安市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逐步提升,由此推动延安苹果形成了更贴近期货交割的分级标准。“分析结果显示,延安地区80及以上规格晚熟富士苹果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同步性更强,期现市场联动能力较好,是期货市场参与者分析研究的有效价值参考。”周宇涵说。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是国内权威性最强、服务领域最广、信息种类最全的经济信息服务旗舰。中国经济信息社的农产品指数在农业产业运行中发挥着市场“风向标”、价格“晴雨表”、品牌“扬声器”的作用,在助力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数字和实体农业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以数字化工具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面向未来,中经社将与延安市共同深入发挥价格效用,推进“新华·中国(延安)苹果产业指数”的研发和运维工作,传递延安苹果产业实际价值,评估产业发展水平,以指数作为数字化牵引,助推延安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