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相关资料图)
9月26日下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三圣乡天门垭村六组养殖专业户万竹波将肩上的玉米、红薯等饲料撒在路旁,口哨一吹,毛色乌黑的五黑鸡成群结队从树上、山坡上、山林中飞奔而来,争抢撒落于地上的五谷杂粮。“咯咯咯”声此起彼伏,场面颇为壮观。
(万竹波饲养的石门土鸡,都被戴上外形如眼镜般的红色塑料片,跟鸡冠颜色融为一体。 受访者供图)
“鸡司令”万竹波从2018年起,防止散养土鸡打架、互啄,给它们戴上红色眼镜。好斗的公鸡们走起斯文的步伐,鸡的产量、质量也大幅提高。如今,他和妻子流转350亩土地,年收入达17至18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小能手”。
防斗殴,土鸡戴上红眼镜
常德石门三圣乡天门垭村,一群群体态结实、羽毛整齐光亮的土鸡正悠闲地觅食。走近看,每只鸡都被戴上外形如眼镜般的红色塑料片,跟鸡冠颜色融为一体,让人忍俊不禁。
“主要是防止公鸡叼啄,戴上眼镜就不会打架了。”见三湘都市报记者有些疑惑,万竹波笑呵呵地解释道,散养土鸡性格好斗,抢地盘、争配偶、夺食物都是它们打架的理由,尤其是“嘴硬”的公鸡,凶狠起来互啄得体无完肤,“卖相很好、气宇轩昂的大公鸡,为了一条蚯蚓争得不可开交,打群架的时候更是两败俱伤,输了的成了鸡秃子,被啄得一根毛都不剩,变成‘光杆司令’。”
如何让鸡停止打斗?一番查找资料,万竹波和妻子敖蓉决定给鸡“戴眼镜”。“我们俩抓住一个鸡崽戴一个眼镜,一万多只鸡得花一个月。”万竹波提到,公鸡在打架时通常采取正面攻击,眼镜会看向前方变成“斗鸡眼”,戴眼镜后能遮挡它们前方的视线,既不影响啄食,还能极大减少公鸡打架斗殴的频率。
称体重,土鸡靠体能训练来减重
“这些土鸡放养,早晚喂玉米、稻谷等五谷杂粮和青菜,其余时间让它们自由活动,啄啄地上的虫虫草草。”万竹波笑着说,从养殖经验来看,鸡禽运动量越大,抵抗力越强、越健康,出栏合格率也随之提高。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三圣乡所在的壶瓶山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门土鸡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毛色发亮的散养鸡仔,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会自由地进山觅食,饮山泉、啄昆虫、食花草,结束一天长达12小时“体能训练”后,16时许才能回到鸡舍吃一顿营养餐。
“鸡苗脱离温室后最少饲养180天才能出栏,体重超标的还要减肥。”万竹波介绍,基地每年会饲养约2.5万只石门土鸡,大多通过盒马鲜生销往全国。2023年,万竹波和妻子敖蓉流转了350亩土地,每年收入可达17至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