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6日,在2023中国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乡村振兴与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哈尔滨市绿色食品产业投资潜力报告”,向国内行业专家、优秀企业家介绍了哈尔滨在地理环境、生产条件、上下游产业、科研实力、市场空间、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哈尔滨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在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加工方面有巨大潜力。无论是“企业+资源”“总部+基地”,还是“研发+制造”“产品+市场”“数字+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全市农村幅员广袤、农业资源富集,2022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271.5万吨、蔬菜147万吨、肉蛋奶120万吨、中药材3.8万吨、食用菌达到61万吨,可为投资生物育种、绿色农产品深加工、食品饮料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方面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
有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14个,开发区面积达到370多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部实现“七通一平”以上。建有4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可满足企业快速入驻需求。8万多产业工人和84所各类院校,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正大、雀巢、中粮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87家坐落在哈尔滨,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家,已形成水稻、玉米、大豆、肉类、乳品等八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域内现有全国农业500强企业21家、食品工业品牌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11家、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榜500强企业18家、“中华老字号”“龙江老字号”“哈尔滨老字号”企业68家、中国驰名商标19个,可为企业集群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市集聚了全省60%的高等教育资源、70%的研发资源,东北农大、省农科院、哈兽研等科研成果转化潜力巨大。刚刚成立的哈工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已启动智能农机、生物育种和智慧农业3个研究方向,可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全市人口规模近千万,生产生活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尤其是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俄、日、韩都处在我市“2小时交通圈”内,哈欧、哈俄国际班列和航空货运平稳运行,可为广大企业进军俄罗斯乃至欧美亚市场提供无限商机。
哈市带土移植了深圳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单位土地开发强度更大,企业拿地成本更低;出台“人才政策30条”,生物经济、数字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和“黄金30条”“新驱25条”“助企上市十条”等诸多惠企政策;市政府出资55.6亿元,设立了6只产业发展基金;全市私募基金公司55家,管理基金产品91只、总规模105.3亿元。尤其是在发展环境上,全市1200个政务事项办理已达到全国最优水平,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企业开办直通车2.0系统全面上线,4小时内即可办结。
当前,哈尔滨市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四个农业”部署,在全力建设农业强市、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的征程上阔步前行。诚邀企业家、投资者来哈投资兴业,共同分享省会城市优势资源,把更多哈尔滨绿色食品送上国际国内消费者的餐桌。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木双